5月7日下午,“廣東省中小學課堂教學數字化評價與質量提升項目”2025年春季學期省級教研活動第13場在東莞市大朗鎮巷頭小學舉行。本次活動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主辦,東莞市大朗鎮巷頭小學承辦,本項目陽江東莞組8所學校(東莞市竹溪中學、東莞市道滘中學、東莞市東城實驗小學、東莞市大朗鎮崇文小學、東莞市南城商務區北部學校、陽江市陽西縣丹江小學、陽江市一問中學、陽江市陽江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實驗學校)共同協辦,并得到了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東莞市大朗鎮教育管理中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東莞市大朗鎮教育系統黨委書記韓淑兒代表學校致歡迎辭。她表示,在教育數字化的浪潮中,大朗鎮多所學校在數字化評價助力教學改進方面取得了較豐富的成果。數字化評價對教育發展至關重要,它是師生成長的助力,更是學校轉型的引擎。各學校整合資源、規避技術應用誤區,通過本次項目打造示范案例、形成可推廣模式,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東莞市大朗鎮教育系統黨委韓淑兒書記致辭
東莞市大朗鎮巷頭小學王浩光老師以《基于CSMS智慧評價,落實“思創課堂”的實踐探究》為題,運用CSMS數據分析,創新"四步法"落實思創課堂,顯著提升思維激發與評價反饋能力,輻射帶動其他學科品牌。
東莞市大朗鎮崇文小學賢裕強老師以《破局傳統課堂—CSMS大數據賦能提升學生參與度實證探索》為題,借助CSMS系統精準量化課堂行為,創新教學策略,有效實現課堂主體從教師到學生的破局。
陽江市一問中學孫立權老師的分享題目為《以CSMS提升梯度提問與互動有效性,助力“問學課堂”實現》,通過梯度提問助力“問學課堂”的實現,為課堂互動設計提供了新路徑。
東莞市竹溪中學賴容花老師的分享題目是《溫度與數據同行:CSMS賦能教師課堂調控能力提升的實踐》,該校通過數據分析,創新課堂調控策略,有效地改善了師生互動質量,讓教育更有溫度。
東莞市道滘中學林華東老師的分享題目是《基于CSMS的初中數學復習課思維激發實踐探索》,該校依托CSMS系統,創新提煉出“四何問題驅動教學法”,成功解決了復習課思維淺層化的問題。
教研沙龍環節圍繞主題“CSMS支持下的教師專業發展新生態”,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信息化教學部王征、 東莞市大朗鎮教育管理中心曾娟林、陽江市陽西縣丹江小學劉少菁、東莞市南城商務區北部學校吳志軍、東莞市東城實驗小學傅祥峰、陽江市陽江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實驗學校黃先何六位老師參加研討,圍繞數字化背景下如何看待教師的專業發展、如何借助CSMS幫助不同職業期教師的成長、未來對CSMS賦能教師專業成長有什么期待等三個話題,結合自己的實踐與思考,進行了深入探討。
開展沙龍研討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李海東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他認為本次活動有三個特點:一是數據精確診斷,教研靶向改進;二是破局傳統課堂,回歸學生主體;三是切片分析數據,精準改進短板。他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聚焦問題改進,數據驅動形成新賽道;二是聚焦教研轉型,技術支撐打造新路徑;三是聚焦數字素養,應用為王創造新生態。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李海東做活動總結
本次教研活動聚焦課堂數字化轉型,通過理論引領、多校聯動與案例分享,生動展現數字技術賦能課堂提質的教學實踐,為全省教師提供可借鑒的教研新范式。
來源: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編輯:廣東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