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部門聯合柳州市文韜小學舉辦以“傳播科學知識 培養科學思維 科學應對氣象災害”為主題的全國防災減災日氣象科普嘉年華活動,為青少年帶來一場科普“盛宴”,助力提升全民科學素養和防災減災意識。
在文韜小學的二十四節氣長廊,“氣象科普少年團”的孩子們以生動的語言講解二十四節氣與氣候變化、農耕文明和廣西的民俗文化故事,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氣象科學的深度融合。“氣象科普少年團”作為氣象科普的新生代傳播者,用童聲傳遞科學,彰顯活力。
柳州市氣象局高級工程師、文韜小學科學副校長姜殿榮為學生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氣象防災減災課,課程結合廣西氣候特點,通過圖文動畫和真實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暴雨、雷電、臺風等災害性天氣的特點及避險知識,引導學生在趣味互動中提升防災自救能力。
柳州市氣象局高級工程師、文韜小學科學副校長姜殿榮為學生們講氣象科普 攝影:韓嘉樂
在科普秀劇場,一場融合科學實驗與戲劇的科普秀將活動推向高潮。實驗通過空氣炮、彩虹流星雨等趣味實驗,揭秘科學原理與氣象奧秘;原創科普劇《“龍舟水”避險記》以2022年6月16日至22日柳州持續強降雨氣象服務案例為素材,融合動畫片劇情,生動演繹遞進式氣象服務模式如何助力政府決策、守護群眾安全。藝術化的科普形式讓防災減災知識“活起來”,贏得陣陣掌聲。
科普劇《“龍舟水”避險記》 攝影:韓嘉樂
為持續深化氣象科普教育,活動還設置了“氣象圖書角”,廣西氣象部門向文韜小學贈送數百冊氣象科普讀物,為學生打造“身邊的科學圖書館”。同時,在校園氣象站旁邊開設研學課程,讓學生們完成打卡任務。在校園內展出的MMEOS-II機動氣象觀測系統、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車等設備,讓學生近距離感受氣象科技魅力。文韜小學負責人表示,將依托校園氣象站開展探究式學習,推動科普從“單向傳授”向“實踐創新”升級。
校園氣象站旁開設研學課程,學生們完成打卡任務 攝影:韓嘉樂
此次活動探索打造從傳統“我講你聽”的科普向引導式、互動式、探究式科普轉變,構建傳播氣象知識與培養科學思維、科學精神有機融合的精品研學課程。未來,廣西氣象部門將持續推進氣象科普進校園、進社區,以“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為目標,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作者:韓嘉樂 毛琪 李宜爽
廣告合作、宣傳片、專題片、教學片、科普動漫片制作及會議慶典活動制作拍攝,歡迎垂詢,聯系電話:0771- 587628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