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可復制政策機制清單(第二批)》。作為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重點試點城市,重慶市南川區此次共有兩項經驗做法入選清單,獲全國推廣。
據了解,此次南川入選的項目,涉及統籌推進漏損治理工程建設上的內容。
其中,在推進老舊供水管網更新改造,提升供水基礎設施承載能力方面,南川在同步更新管網基礎數據工作上的舉措被納入清單。即“統籌開展市政供水管網和小區管網全量數據普查,歸集供水管網矢量化數據,實現市政管網、小區管網‘一張圖’展示,筑牢管網數據底座”。
另一項舉措,在提高居民加壓調蓄設施專業化運維水平,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方面,南川在開展居民加壓調蓄設施改造上的舉措被納入清單。即“對居民加壓調蓄設施排查建檔,制定更新改造計劃,建立‘政府+企業+居民’三方費用共擔機制,改造后移交公共供水企業維護管理”。
記者從南川區城市管理局獲悉,自開展國家級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試點建設以來,南川以探索中小城市、山地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可復制、推廣經驗為目標,統籌市政供水管網和小區管網,開展供水管網全量數據普查,打通管網數據末梢神經,歸集供水管網矢量化數據,將市政管網、小區管網數據全部上圖、實現“一張圖”作戰,累計升級改造老舊管道千米,城區爆管率與同期相比大幅下降70%。
同時,精心搭建以“片區、支線、戶表”為關鍵計量節點的三級分區計量“三維立體式”管網地理信息系統,實現自來水智能化“大調度”;順利完成5.3萬余戶智能網表、10套壓力調控設備、200個滲漏預警儀的安裝工作以及1套系統平臺的優化改造,實現節水約400萬立方米,年節水效益達1200萬元,漏損率從19.39%降至5.1%。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周舉行的重慶2025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啟動活動上,重慶第一批城市節水典型案例正式公布。在21個案例中,來自南川的就有兩項,分別是北京師范大學南川實驗學校案例、南川區自來水有限公司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工程(一期)案例。
上游新聞記者 王梓涵 通訊員 張延 羅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