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八點,陽光初照,62歲的冉克蘭與58歲的吳蘭碧身著醒目的紅馬甲,站在重慶大學附屬沙坪壩醫院新院區三樓門診大廳的顯眼位置。“請問喉鏡檢查室怎么走?”“CT室位于哪一層?”“這臺自助取報告機如何使用?我昨天檢查了,卻不知該按哪個鍵。”前來就醫的患者和家屬,看著醫院里的“紅馬甲”,開始向她們咨詢就診時遇到的各種問題。
志愿者收到的部分錦旗
這些身著紅馬甲的大姐們,正是重慶大學附屬沙坪壩醫院心連心愛心志愿者服務隊的成員,她們在門診時間默默地為前來就醫的患者提供幫助,不收取任何費用。家住醫院附近的楊奶奶和曾奶奶,每次來就醫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紅馬甲”幫忙,“我們年齡大了,搞不懂的,找她們總沒錯!”
冉克蘭和楊阿姨、曾阿姨
需要找人幫忙,就找“紅馬甲”
“老師,能不能幫我抱一下孩子?我一個人帶小孩來看病,但現在想去衛生間,帶著娃兒有點不方便。”一位懷中抱著小嬰兒的女士找到吳蘭碧想讓她幫忙,“要得,要得,你先去,我來幫你抱一會兒。”話音剛落,她接過了這個小嬰兒抱在懷中。
“感謝,感謝,幸好有你們幫忙!”大約5分鐘之后,小嬰兒又回到媽媽懷中。這位媽媽向上游新聞記者表示,孩子突然身體不適,她獨自抱孩子就醫,志愿者給予了極大的幫助。
“楊阿姨,曾阿姨,你們今天來復查?遇到有什么不懂的,記得來找我們幫忙喲。”在掛號處,冉克蘭遇到了“熟人”楊奶奶和曾奶奶,兩人今年均89歲高齡,幾乎每次來醫院就診都會找志愿者幫忙。
吳蘭碧從患者手中接過嬰兒,幫市民吳女士看管
“我不識字,對新事物也不了解。有點小病來醫院,不想總麻煩孩子。幸好有醫院的志愿者在,我告訴孩子,可以獨自來醫院,不懂就找‘紅馬甲’幫忙,他們也很放心。現在和她們也成了熟人。”曾婆婆說。為了感謝志愿者這些年對曾婆婆的照顧,家屬還專門送上了一面錦旗。
還有一次,吳蘭碧在洗手間撿到一個裝有醫保卡和4800元現金的包,然后迅速聯系到了丟包的患者,這位患者當時感動得哭了起來,因為包里是他的救命錢。
全程陪診,“紅馬甲”像家人一樣
在醫院里,她們的服務并不僅限于給患者指路,或者搭把手幫忙,遇到特殊情況,熱情的志愿者還會全程陪著患者就診,幫忙推輪椅、預約登記檢查、拿藥……這不,齊先生專程為志愿者送來錦旗,因為妻子今年因摔傷獨自入院,就是志愿者陪著她一起看病。
齊先生和妻子都已年過七旬,當時妻子摔傷無法動彈,家中其他人無法立即趕到。志愿者們推著輪椅,帶她去做各項檢查,幫忙拿藥,全程陪伴就診。“她當時一個人在醫院,又摔得那么嚴重,多虧了志愿者們。”妻子出院后,齊先生一家也為志愿者送上了錦旗。
吳蘭碧和齊先生
另一位志愿者林志芬的故事也令人動容。去年,患者蔡女士因身體不適到該院老院區就診,手握著檢查單,在醫院大廳中顯得有些迷茫和無助的她,不經意間吸引了林志芬的目光。“我之前去醫院很少,拿到檢查單后不知道去哪里做,正想找人問,這時林老師可能觀察到了,于是主動來幫忙。”蔡女士告訴上游新聞記者。
林志芬把蔡女士帶到了醫院的內窺鏡中心,得知蔡女士當天已不是空腹狀態后,林志芬熱心地幫她重新安排了檢查時間,確保一切都能順利進行。“因腸胃鏡需要有家屬在場,她得知我丈夫在外地當兵,目前只有我一人在重慶后,主動給我留下了她的聯系方式,叮嚀下次來的時候一定要找她。再次來到醫院,林老師一直陪著我,我做完檢查后,她先扶我起來,又帶我去取檢查結果、看醫生、拿藥,她如同親人般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正在工作的冉克蘭
幫助別人,她們越幫越開心
“我今年55歲,兩年前開始來醫院當志愿者,現在是越做越開心。出來幫助人,也是實現自我價值。”林志芬說,她來當志愿者的原因之一,就是曾經得到過志愿者的幫忙。
“當時我丈夫身體不適來醫院看病,我帶他來這家醫院檢查,一個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主動來幫忙,讓我很感動。后來我得知醫院還需要志愿者,于是主動報名加入。”林志芬說。
冉克蘭正在解答患者的問題
冉克蘭和吳蘭碧,則是通過別人介紹成為志愿者,而且都已干了好幾年。一位患者在就診時脾氣有些暴躁,冉克蘭發現后親自陪他看病解答,獲得了其肯定。吳蘭碧陪伴一位80多歲的患者看病,最后還把他送到醫院附近的車站,老大爺堅持要給她錢表示感謝,她堅決不收,最后收到老大爺送來的感謝信。“來到醫院當志愿者,能夠幫助到別人,我感到非常開心。”
幫住院老人理發的志愿者徐淑華
除了門診,還有每月上門一次,為住院部病人提供理發服務的志愿者徐淑華。她是沙坪壩三峽廣場一家理發店的員工,每個月她都會抽出半天時間到醫院給住院的病人理發。“參與公益已成為我們理發店的優良傳統。早些年,我的家人因病住院長達兩個多月,我深切體會到了病人在住院期間理發的不便。因此,大約五年前,我加入了醫院志愿者的行列,用自己的理發技藝為病人和老年人提供便利,盡一份綿薄之力。”
人均開展志愿服務達2萬余小時
為了讓患者的就醫之路更加便捷,重慶大學附屬沙坪壩醫院于2018年7月成立了心連心愛心志愿者服務隊,目前共有志愿者26人,她們都是身穿“紅馬甲”的退休阿姨,在醫院免費為患者提供志愿服務,醫院方面會提供給她們少許補貼。
截至2025年5月,志愿者服務隊已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時數63萬余小時,人均開展志愿服務時數2萬余小時,陪伴并引導5萬余名患者順利完成就診流程;為需要幫助的患者送去了近2000余次義務理發的貼心關懷;拾金不昧次數累計達500余次,歸還金額累計數十萬元。目前已經收獲錦旗、感謝信等信息數百條。
為全面提升志愿者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水平,該院每年還會開展40余場志愿者培訓,內容涵蓋消防安全、醫學專科知識、院感防控、防金融詐騙、心肺復蘇技能、醫保政策等多個方面。
志愿者正在進行心肺復蘇培訓
上游新聞記者 何艷 部分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