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位于南亞地區,和我國有著漫長的邊界線。1962年10月,面對印度不斷挑釁,我國進行了一場自衛反擊戰爭。這場戰爭爆發后,蘇聯選擇支持印度,而阿爾巴尼亞選擇支持我國。阿爾巴尼亞位于歐洲巴爾干半島地區,面積2.87萬平方公里,曾經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被稱為“歐洲社會主義的明燈”。那么1962年中印戰爭爆發,阿爾巴尼亞是如何支持我國的呢?
第一,蘇聯支持印度。蘇聯作為當時社會主義陣營的主導國家,在1962年中印戰爭中采取了支持非社會主義國家印度的立場。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蘇聯是第一個承認我國的國家,中蘇關系走向了“蜜月期”,蘇聯對我國進行了大量援助。但20世紀50年代后期,中蘇關系逐漸惡化,蘇聯試圖拉攏印度,制約我國。
印度作為南亞大國,和中國有著漫長的邊界線,成為蘇聯拉攏的對象。蘇聯認為,支持印度不僅能削弱中國在第三世界的影響力,還能在印度洋地區建立戰略支點。1962年戰爭爆發后,蘇聯與印度簽署協議,承諾提供包括米格-21戰斗機、安-12運輸機、T-54坦克和防空導彈在內的先進裝備。
第二,蘇阿關系破裂。1946年1月11日,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恩維爾·霍查成為阿爾巴尼亞領導人。霍查實行倒向蘇聯的政策,蘇阿關系不斷深化。此后蘇聯對阿爾巴尼亞進行了大量援助,據資料顯示,從1949年到1961年,蘇聯向這個人口僅120萬的國家提供了價值1.2億美元的援助,占同期阿爾巴尼亞國民收入的38%。
蘇聯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附加了很多條件,比如蘇聯要求阿爾巴尼亞將軍隊交給華沙條約組織指揮,但霍查表示了拒絕,堅持本國軍隊不受華約聯合司令部指揮,這導致蘇阿關系逐漸惡化。1960年,阿爾巴尼亞領導人霍查在布加勒斯特會議上批評赫魯曉夫。1961年,蘇聯中斷對阿爾巴尼亞援助并撤出所有專家。阿爾巴尼亞五年計劃中73%的工業項目依賴蘇聯,蘇聯的援助停止導致阿爾巴尼亞國家經濟命脈幾近癱瘓。
當時中蘇關系也已經惡化,阿爾巴尼亞提出和中國交好。當時阿爾巴尼亞領導人霍查致信中國,他在信中表示:"亞得里亞海的紅色堡壘需要中國同志的火炬"。此后我國對阿爾巴尼亞進行了援助,向阿爾巴尼亞提供了糧食、工業設備和軍事支持,這為1962年中印戰爭期間阿爾巴尼亞支持中國奠定了基礎。
第三,阿爾巴尼亞支持中國。阿爾巴尼亞是一個弱國,蘇聯停止對阿援助后,阿爾巴尼亞工業幾乎停滯,連最普通的螺絲釘都需要用雞蛋向意大利換取。因此1962年中印戰爭爆發后,阿爾巴尼亞對中國并沒有物資或者武器支持,主要是外交支持。
1962年,中印戰爭爆發后,蘇聯以及很多蘇聯陣營國家支持印度,阿爾巴尼亞則第一時間公開表態支持中國。1962年10月22日,阿爾巴尼亞勞動黨機關報《人民之聲報》發表社論,譴責印度“在帝國主義支持下挑起邊境沖突”,并贊揚中國軍隊的“自衛反擊”是“捍衛國家主權與社會主義尊嚴的正義行動”。阿爾巴尼亞的表態和蘇聯批評中國“好戰”,支持印度的立場形成了鮮明對比。
此外,阿爾巴尼亞還通過外交渠道向國際社會傳達對中國的支持。比如在聯合國,阿爾巴尼亞代表多次駁斥印度對中國“侵略印度”的指控,強調中國在邊界問題上的合法性。在1962年11月的聯合國大會上,阿爾巴尼亞駐聯合國代表重申:“中國的行動是對印度長期侵略的正當回應。”
當然,阿爾巴尼亞對中國的支持并非完全出于道義,也是基于現實利益的考量。不過在蘇聯支持印度,美國孤立中國的情況下,阿爾巴尼亞的外交支持,對我國也是有利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