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即將解放的時候,不少國民黨將領選擇棄暗投明,而傅作義也是其中的一個。他的起義也讓北平遠離了戰火,從而讓北平和平解放出來,所以傅作義也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不小的貢獻。于是在建國后,傅作義就去了水利部擔任部長,可是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使得他的工作很難開展下去,不僅如此他還被各種排擠與冷落。這件事被毛主席與周總理知道后,非常關注,甚至周總理還發了火,以后水利部的文件如果沒有傅作義的簽字,就不要拿到他這里看了。那么當時到底發生什么呢?
1945年,在日軍投降后,抗日戰爭就此結束,而中國人民也慶祝和平時期的到來,不過蔣介石卻不這么想,他總有這么多的優勢,怎么可能讓共產黨在自己眼皮底下生存,所以在搞了重慶談判之后,蔣介石就直接撕毀了之前簽訂的雙十協定,就這樣內戰開始了。
在解放戰爭中,不管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這邊,都有不少出色的將領出現,不過最初國民黨是占很大優勢的,不僅是兵力上,還有武器裝備上。然而就是這么大的差距,可是解放軍卻將強大的國民黨給打敗了。
就這樣全國被解放出來,這樣的戰爭我軍能夠贏得勝利就是奇跡,不過我軍能夠贏得勝利,也是因為得到百姓的支持,都說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沒有錯的。打仗會出現流血犧牲是常有的事情,可是在解放北平的時候,我軍卻沒有損失一個人,也沒有打一發炮彈,北平就這么和平解放了,而促使這件事的人就是傅作義。
遼沈戰役與淮海戰役相繼結束之后,國民黨在我國內的實力大大減少。1948年12月5日,隨著平津戰役的開始,北平的國軍也就慢慢成為了一支孤軍了。在這場戰役還沒有結束,國民黨的局勢已經成定局,無法改變了。當時我黨就派出代表同傅作義進行談判,想要讓他主動投降,讓北平和平解放,當時傅作義覺得自己手里還有這么多的兵力,一定能夠拯救國軍的困境,不過隨著各個方面的壓力蜂擁而上,傅作義也有點焦急,并且心里糾結不知道該怎么選擇。
不過在做了很久的思想斗爭后,他就決定放棄抵抗,讓北平解放出來,這也是他為北平百姓唯一能夠做的事情。在這之后,毛主席對傅作義的決定也是一頓夸贊,還說他就是人民的英雄。就這樣在渡江戰役結束后,全國就被解放出來,而傅作義也在建國后去了水利部,因為他之前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就主動申請去這個部門為新中國的建設出一份力。毛主席也考慮到傅作義的能力,同意他去水利部。
不過最初傅作義是想要當個普通的工作人員,然而毛主席覺得那樣做的話太屈才了,只有當水利部長才是最好的結果。雖然傅作義對毛主席的決定很是驚訝,不過既然他已經成為共產黨中的一員,那么他也會全力服從上級的命令。然而在他來到水利部之后,一切并不那么順利,因為他是國民黨這邊過來的,所以不少人對他還是有隔閡的,不能從心底上接受他。尤其副部長李葆華,直接不將文件交給傅作義看,就上報給了周總理。
當時毛主席在看到這個文件的時候,就發現并沒有傅作義這個部長的簽字,于是就詢問送材料的人,這也讓其冷汗直流,毛主席這么做也是想要提醒這些人,不要冷落了傅作義,他才是水利部的負責人,可是毛主席的警告并沒有讓這些人收斂,后來周總理直接發怒了,說沒有傅作義的簽字,就不要將文件送過來了,如此下面的人也就不敢再排擠傅作義,而是老老實實的將文件給傅作義看,讓他簽字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