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陳夢被央視蓋章認證為"大魔王",可讓大家吵翻了天。
“大魔王”這個名頭以前只屬于鄧亞萍、張怡寧兩位傳奇,現在突然加上陳夢,讓很多球迷直接炸鍋。
特別是孫穎莎的粉絲們不樂意了:咱家莎莎這兩年勢頭這么猛,世界排名斷層第一,憑啥輸給陳夢?
但其實,央視這次給陳夢貼金是早有預兆.....
就拿硬性數據來說,人家有硬通貨:陳夢是中國女乒史上,第三個奧運女單衛冕成功的女乒隊員。
而在此之前的兩位是,鄧亞萍、張怡寧,是不是分量立馬就上來了。
所以說,央視這次的認證也不是毫無道理。
而且,前國乒主席劉國梁說過“一個奧運冠軍頂十個世乒賽冠軍”。
這話雖然有夸張成分,但其實,說白了,奧運賽場是全球運動員最高舞臺,能在這上面“連莊”的統治力,還不夠有實力?
再說了,陳夢已經拿了兩次奧運單打金牌,這個成就莎莎目前還比不上。
更何況,陳夢打的277場外戰,僅僅栽過9次,獲勝率超96%,在現役運動員里排名第一。
最狠的是,陳夢在對戰日本兩大主力伊藤美誠、張本美和時均保持全勝的戰績,這在動不動就爆冷的乒壇,堪稱奇跡。
反觀孫穎莎,這兩年火到不行,女乒世界排名穩居第一,巴黎奧運也剛拿了團體金牌。
但真要說“大魔王”還是差點兒意思。
單是外戰的勝率94%,就略遜一籌。
而且,第一次的奧運單打也沒能拿下來,錯失了最快成為“大滿貫”的良機。
和陳夢的三次交手,還都以失敗結尾。
而且,官方對陳夢的表述,也說明了實際問題:
巴黎奧運期間,央視給陳夢做了37次專訪,其中5次點名,稱其是“女子技術男性化打法的標桿”。
這些官方的認證,總不能說是粉絲刷出來的吧。
不過粉絲也別急眼,孫穎莎翻盤機會還很多。
她才24歲,就已經手握世界杯冠軍了,如果能在28年的洛杉磯奧運拿下單打金牌,完成大滿貫,絕對有資格力壓陳夢,“大魔王”稱號更是不在話下。
而最近《嘉人》雜志采訪的時候,孫穎莎還說了“希望退役后還有人記得打球的孫穎莎”這話雖然聽著像開玩笑,但其實也是決心的體現。
也不得不說,莎莎這句話說得有水平,既表達了野心,又不得罪前輩。
但其實話說回來,兩人打球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也各有所長:
陳夢被央視譽為“女子技術男性化標桿”,其正反手都強到令人驚嘆;而莎莎作為新生代代表,打法“暴力”,前三板快、準、狠。
而且,莎莎后勁足,巴黎賽周期與陳夢相比,勝率已經追到55開,更難得的是扛住了"00后"日本選手的沖擊。
并且,莎莎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絕對是現役選手獨樹一幟的存在。
就拿上個月她給《嘉人》雜志拍的新封面,上線僅一天,就賣出了三千萬,創下了國內時尚雜志銷售紀錄。
這事兒在體育圈挺新鮮,畢竟乒乓球運動員,很少涉足時尚圈。
但人家莎莎就是有這個本事,打球時霸氣外露,拍起照來也不輸明星。
這種影響力,不光是陳夢比不了,縱觀乒乓球界有幾個運動員能比得上的。
不過話說回來,體育比賽終究是要靠成績論高下。
但是,陳夢今年已經過30,還帶一身傷,而距離28年的洛杉磯奧運會還有4年,能不能保持這樣的狀態還真不好說。
如果,孫穎莎能抓住這四年,把技術短板補上,特別是解決關鍵時刻手軟的老毛病,到時候誰當"大魔王"還真說不定。
尤其,現在乒壇青黃不接,日本隊那幫小將虎視眈眈,國乒也需要新的領軍人物。
所以,其實仔細想想,央視這時候給陳夢“蓋章”還挺有意思。
明面上是表彰功勛老將,暗地里可能也在刺激新生代。
就單看孫穎莎采訪里說的"打到40歲"改口成"希望被記住",就明顯是憋著股勁兒,要證明自己。
不過,這種良性競爭對國乒是好事,總比當年張怡寧獨孤求敗強。
不得不說,如今國女乒的黃金時代,大家總拿兩人作對比,還真是個幸福的煩惱。
放眼世界乒壇,能從她倆手底下,討到好的女乒球員,能有幾個?
就連日本隊現在最強的早田,比賽碰上這倆,戰績也是“沒眼看”。
而這種"內部競爭"的局面,其實也恰恰說明 了,咱們女乒實力斷層領先。
說到底,"大魔王"就是個稱號,關鍵看運動員給國家掙了多少榮譽。
陳夢的“大魔王”是過去十年的總結,而孫穎莎代表著未來的趨勢。
這對相差6歲的對手,誰能笑到最后還真不一定。
而咱們作為普通觀眾,看個熱鬧就行,與其爭名頭,不如好好欣賞她倆的精彩對決。
畢竟有競爭才有進步,中國女乒的霸主地位,還要靠她們來捍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