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周多時間才能完成360余條信息填報,而現在通過‘報表通’,半天就可以完成?!彼鞂幨写絽^育才路街道工作人員介紹。
近年來,基層治理面臨報表重復填報、數據多頭管理等痛點。2024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推動基層報表數據“只報一次”工作指引》,明確數據整合與共享要求;2025年2月,國家數據局進一步推動試點工作,遂寧市作為四川省“報表通”首批試點城市,以“效率革命行動”為抓手,與聯通數科展開深度合作。
云津公司作為聯通數科旗下專注于基層數字化治理的專業技術力量,充分發揮聯通數科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積累優勢,配合遂寧市共同開展基層治理創新實踐探索。通過“技術+制度”雙輪驅動,搭建市、縣、鎮、社區四級數倉體系。依托“數據回流—智能治理—精準服務”的高效閉環,構建基層數據“只報一次”的創新機制,有效實現基層采集工作量減少50%、“人、房及醫保核查”任務執行效率提升75%,為全國基層數據“只報一次”工作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與可復制性的解決方案。
遂寧市“報表通”聚焦以數字化手段破解基層報表難題,提升政務效率。通過構建“數據回流共享、智能填報核驗、多源數據治理、全流程監控”四大協同體系,實現報表數據“多源共享、只報一次、互聯互通”。
在數據回流共享方面,市級數倉充分發揮數據中樞的關鍵作用,將人口、房屋、企業等基礎數據精準回傳至基層。實現從“向基層要數據”到“從系統取數據”的轉變。船山區和平西路社區工作人員介紹,數據回流機制運行后,月均報表量從80份大幅銳減至32份,極大程度減輕了基層數據采集的負擔,使社區工作人員從繁瑣的報表中“解脫”出來,有了更多時間去回應居民需求,為居民做好服務。
在智能填報核驗方面,平臺創新性采用“帶數下發”模式,基于已有的底座數據資源,通過系統預先填充基礎數據派發報表任務,能夠智能預填70%的報表基礎字段,有效減輕下發基層填報工作量。工作人員介紹,“有了智能填報、自動校核更新、數據復用等功能,通過簡單的語音指令和智能掃描即可快速錄入信息,將原本平均每份需要1小時完成的報表壓縮至10分鐘內完成,數據的準確性與時效性有了大幅提升。”
在多源數據治理方面,通過推動遂寧在綜治、公安、不動產等多平臺數據的深度對接,成功形成46項標準化數據項、梳理形成全市數據字段、數據標簽、數據字典,并建成動態更新的“人口信息基礎庫”。依托該基礎庫,實現65%報表自動生成,基層下發任務的源頭壓減,數據錯誤率顯著降低,報表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在全流程監控方面,首創全棧式安全合規監控技術,全方位實時監控數據傳輸,對數據填報、審核、歸檔全流程進行詳細記錄,確保數據可追溯、防篡改。數據糾錯效率提升30%,徹底杜絕重復報送現象,保障數據管理工作規范、嚴肅開展,為后續數據查詢、分析、審計提供可靠依據。
平臺上線試點期間,對遂寧市級部門和船山區范圍內的309張報表進行了全面數據治理,壓減去重報表189張,形成核心報表120張,壓減率達61.2%;通過帶數下發的方法,成功減少基層60%以上重復數據錄入,實現數據雙向復用;構建的“制度+技術+流程”三維一體保障體系,為“報表通”系統穩定運行與數據“只報一次”長效落實筑牢根基。
目前,遂寧“報表通”正式步入全面推廣使用新階段,將覆蓋政務工作、民生服務、經濟發展、城市管理等多個領域,切實為基層干部減輕負擔,讓基層不再圍著表格“轉”。
聯通數科堅持融合創新,致力于做“引領產業的科技創新、安全自主的數字產品、專業可靠的數智服務”。未來,將持續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推廣可復制的基層數據“只報一次”解決方案,助力更多省、市、地區實現基層減負增效,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