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來到東昌區江東鄉橫道子村藍莓、草莓采摘園,顆顆“藍寶石”“紅寶石”點綴枝頭,果香氤氳。“我們家已經連續3年選擇鄉村采摘作為‘五一’保留項目,從枝頭到舌尖只要1小時,這才是假期的正確打開方式。”游客李先生帶著孩子穿梭其間,不到一會兒就采了滿滿一小筐。
詩意田園繪新景,農旅融合續華章。東昌區立足生態、區位和人文優勢,以資源要素整合為抓手,進一步挖掘鄉土資源、延伸產業鏈條,依景布局村莊、推動景村融合,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活力充沛的增收致富之路。
突出景村一體規劃。東昌區引入社會資本改造傳統民居62處,建設道路河渠、園林景觀、能源供熱、市集連廊等配套基礎設施,打造功能完備、宜居閑適、別具一格的田園之鄉。依托吉旅萬峰通化滑雪度假區和上龍頭雪村兩大冰雪旅游基地,形成以“花甜酒香”和米蘭花酒店為核心的鄉村民宿集群,進一步增強旅游綜合承載能力,為當地土特產品、民俗文化輸出及冰雪旅游小鎮品牌打造提供有力保障。
打造特色景觀產業。東昌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爭取省級扶持資金建設7間精品半山民宿,小橋流水、推窗即景,沉浸感、氛圍感拉滿。民宿配套建設游客接待中心、餐飲集中區、篝火活動區等多種功能區,年接待游客約1萬人次,累計收入10萬余元,為當地村民提供就業崗位50余個,人均年增收1.5萬元。
構建特色景觀環線。東昌區依據地形地貌、交通路網和景觀資源分布,沿金廠河休閑步道打造“田園風光、文化體驗、鄉間拾味”景觀環線。結合玫瑰種植基地、智能溫室大棚和生態田園綜合體,形成休閑采摘觀光線;結合白雞峰國家森林公園和溫世友烈士殉國地紀念園,形成紅色教育文化線;結合大明牧場、清水灣等26家農家樂和度假山莊,形成戶外探索體驗線。年接待省內外游客80萬人次,直接經濟收入8000余萬元。
主審 | 王遠洋 審核 | 李蘊涵 編輯 | 楊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