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化育秧“科技范兒”十足,各型收割機穿梭田間搶收油菜,直播帶貨成為當下的“新農活”……
立夏時節,行走在劍門蜀道、嘉陵江畔的廣元,伴隨著不絕于耳的現代農業“交響曲”,“立夏看夏”也被具象化。
今年一季度,該市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2%,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7、1.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7%,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5、0.4個百分點……
可喜數據的背后,是廣元圍繞“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把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貫穿全篇”主線,以整市建設脫貧地區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為統攬,推動農業基礎更加穩固、農村地區更加繁榮、農民生活更加紅火的進階探索和生動實踐。
朝天區羊木鎮東山村油菜花田。廣元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強產業增效益 不斷做好土特產大文章
近段時間,關于蒼溪紅心獼猴桃的兩條新聞報道備受關注:一條是《“侵犯‘蒼溪紅心獼猴桃’證明商標專用權案”入選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另一條是《科技“智”造花粉 助力獼猴桃產業提質增效》。
“這兩條報道,反映了我們一手抓品牌打造,一手抓科技賦能,不斷提升蒼溪紅心獼猴桃產業發展質效的不懈努力。”蒼溪縣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張文杰給出數據,該縣種植獼猴桃39.5萬畝,年產量超15.8萬噸,綜合產值突破75億元。
在廣元,日益壯大的“土特產”不只獼猴桃。
蒼溪縣浙水鄉寨坪村集體經濟園全貌。廣元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廣元立足探索建設全國首個脫貧地區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的城市實際,在大力實施“1345”發展戰略中,建立由市領導任班長的茶葉和獼猴桃、核桃和油橄欖、肉牛羊和土雞重點產業專班,全鏈推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因地制宜構建起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市農業農村局統計數據顯示,廣元已建成全國最大的紅心獼猴桃、黃茶生產基地,蒼溪縣被認定為全國唯一獼猴桃國家級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旺蒼縣建成全省首個茶葉種業園區;現代農業園區119個,獼猴桃50萬畝(其中紅心獼猴桃47.5萬畝),茶葉50萬畝(其中黃茶5.1萬畝)……
強就業促增收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2018年,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20名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提出捐贈1500萬株“白葉一號”茶苗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之后,青川縣成為四川省唯一受捐地,沙州鎮青坪村建成1026畝“白葉一號”基地。
心向希望種下“扶貧苗”,幸福滋長喜獲“致富葉”。7年后,青坪村由昔日的“貧困村”變成“茶葉村”。前幾天村里算賬,今年采摘白茶鮮葉1.2萬斤。在青川全縣,已建成“白葉一號”7075.5畝,預計今年干茶產值3500萬元,帶動900余戶脫貧戶戶均增收5500元以上。
青川縣青溪鎮金橋村集體中蜂養殖基地。廣元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起初,我到‘白葉一號’基地搞管護,每年收入2萬多元;后來‘返租倒包’模式推行,我們包了20多畝,今年賣鮮葉收入4萬多元……”青坪村脫貧戶、今年60歲的強錫品直言,“白葉一號”一扎根,他們在家門口就有活兒干,日子是越過越有盼頭。
搶抓東西部扶貧協作、東西部協作等機遇,廣元不僅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通過落實落細防返貧監測幫扶、脫貧群眾穩定增收等舉措,讓脫貧攻堅成果得以不斷鞏固和拓展。
今年以來,廣元堅持把脫貧人口就業增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舉措,通過精準輸送外出就業、幫扶車間吸納就業、入社用工靈活就業、公崗安置兜底就業、支持創業帶動就業等“五個一批”渠道,實現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15.31萬人。“三個五”促進脫貧人口高質量穩崗就業入選省鞏固成果辦《典型案例》……
強引領抓突破 盤活用好農村資產資源
廣元轄涉農鄉鎮(街道)142個、村(社區)1731個,鄉村戶籍人口219.92萬人。現有登記賦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1611個,集體經濟組織資產總額267.99億元。
如何才能盤活用好農村資產資源?
游客在利州月壩村度假。廣元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廣元以在全省率先完成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登記、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市推進國家試點等工作基礎為支撐,在引進新主體、挖掘新潛力、建立新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有力帶動了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去年,通過推行資源發包、物業出租、居間服務、資產參股等發展模式,全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收入1.44億元,自2021年以來年均增長20.18%。
這當中,利州區白朝鄉月壩村充分挖掘“川北民俗村·四季康養地”深厚內涵,變資產為源頭活水,全面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闖出“國有資產高效利用+集體資產盤活增效+扶貧資產整合提升”的共贏新路。
“招引區屬國企利元產業集團,完善旅游設施;村集體經濟組織租賃農戶的閑置住房,改造后統一經營……”月壩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光成如是說,當資產資源被有效轉化,村集體經濟增收的渠道更多元:2024年,村集體經濟自主發展收入293萬元,租賃發展收入7.6萬元,聯合經營收入42萬元,服務創收收入12.4萬元……
強治理優環境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5月7日,廣元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美麗廣元建設規劃(2024-2035年)》情況。
回答提問時,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同志給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最新任務——今年起,每年建設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先行片區1個、樣板村8個、推動不少于100個村補短補缺……
事實上,經過近年來的因地制宜、分層分類推進,廣元已建成宜居宜業和美鄉村425個,創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1個(蒼溪縣)、國家級農業主題公園1個(曾家山)、中國美麗休閑鄉村6個、省級休閑農業重點縣3個。
昭化區元壩鎮紫云村集體經濟獼猴桃園。廣元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為了讓鄉村既有“鄉愁”又有“奔頭”,廣元從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治理增效等著手,推動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7%、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78%、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行政村覆蓋率保持100%,1617個村(社區)、59.1萬人入駐“川善治”平臺……
干凈整潔的瀝青路聯組入戶,極具特色的川北民居錯落有致;成片的蔬菜大棚里,隨處可見忙農活的村民……可以說,如今的昭化區昭化鎮天雄村,兼具了“顏值”和“產值”。用天雄村群眾楊仕洪的話來說,“家家戶戶豐衣足食,日子越過越幸福!”
千年古蜀道,與日俱新;千里嘉陵江,奔競不息。廣元計劃,力爭用5年時間,建成省級先行片區5個、樣板村40個,完成不少于500個村補短補缺。到2035年,全市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實現全覆蓋,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唐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