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腳,5 月 12 日中美關于 “ 對等關稅 ” 的貿易戰暫時?;穑▊魉烷T),緊接著,5 月 13 日,特朗普在跨境電商賣家們最關心的關稅問題上又做出了一點 “ 讓步 ”。
5 月 13 日,白宮發布總統特朗普修正行政命令,對 5 月 2 日起生效的 “ 正式取消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地區商品的小額免稅待遇 ” 的行政命令進行調整,將該類包裹的關稅稅率從 120% 降低至 54% 。
至此,相關小包裹的稅率政策完成了 0 → 120% → 54% 的過山車。此前,在 4 月 25 日,Temu 和 Shein 曾同步發出漲價預警:因貿易規則與關稅變化導致運營成本激增,即日起調整價格。
過去,大量跨境電商賣家高度依賴于小額包裹免稅政策,Temu 和 Shein 也因此在美區獲得爆發式增長,而美區消費者們也受惠于此政策才網購到來自中國的低價好物。根據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的數據,僅在 2024 財年( 注:美國聯邦政府的 2024 財年指自然年 2023 年 10 月 1 日到次年 9 月 30 日 ),就約有 13.6 億件包裹以這一方式進入美國,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跨境電商平臺。
然而,面對不斷變化的政策,一位跨境電商從業者對知危表示:“T86 的時代基本宣告結束了( T86 即指美國海關針對 800 美元以下小包裹免稅政策下的快速清關模式 )?!?/p>
簡單來說,此次 “ 讓步 ” 算是利好 Temu 和 Shein 這樣的電商平臺,至少關稅不會到 120% 那么夸張了,但和原先爽快的 0 關稅相比,依舊是成本上升并且多了審查清關等煩瑣的流程。
平臺的戰略只能跟著變幻莫測的關稅政策做出響應。
4 月底,有不少美區全托管賣家反應表示,他們的商品被集中下架,大多數全托管店鋪頁面顯示 “ 本店正在休息 ”。4 月 28 日,Temu 正式下架美國全托管的在售商品,流量全部扶持到半托管模式和 Y2( 國內自發貨 )模式。
全托管指的是 “ 賣家僅需完成商品生產、備貨至 Temu 國內倉,后續的店鋪運營、定價、物流、售后等環節均由平臺負責 ” 的運營模式,最初 Temu 以這種簡單易操作的方案為商家提供服務,短時間吸引了大量無出海經驗商家的入駐。
而 Temu 的半托管是 2024 年 3 月在美國最先上線,指的是商家需要自己管理海外倉庫存、訂單履約及末端配送,但平臺仍掌握定價權和流量分配權。
至于 Y2 模式,賣家不用備貨至海外倉,可以直接從中國境內發貨,通過國際物流將商品送達美國消費者。
Temu 商家阿門告訴知危:“Y2 的本質還是半托模式的延展,在平臺依然掌握著核價權和前端定價權的情況下,商家需要做的事情比全托管模式要多很多,且要承擔更高的成本( 頭程尾程以及關稅等等 )?!?和一般半托管的最大區別在于,Y2 不需要提前備貨至海外倉,是有訂單后從國內發貨,平臺給了較長的發貨時效( 9 個工作日內發貨 )。
在高額關稅的背景下 Temu 推出 Y2 模式,很大部分原因是為了用 “ 一件直發 ” 的模式來緩解 “ 提前備貨 ” 的關稅成本壓力。
Temu 商家阿門告訴知危:“ Y2 模式本身也帶來了一些機會:這種模式本身比較適合有強大供應鏈的大賣。因為和一般半托管不同,Y2 不需要提前備貨至海外倉,反而是有訂單后再發貨,且平臺給了較長的發貨時效( 9 個工作日內發貨 )。所以,大賣家可以把它當做一個很好的 ‘ 測品 ’ 的方式,同時去占據因 ‘ 美國站點全托產品下線 ’ 而產生的真空。”
然而,Temu 本身走的就是一個 “ Shop like a billionaire ” 的超低價電商戰略,即使是 Y2 模式,也無法忽視掉現在 54% 的關稅成本。阿門也提到,對于很多原本在做全托管的小賣家,這確實充滿了風險和挑戰。一方面是這個模式本身復雜度的上升,另一方面是在政策、物流、關稅不確定性下,可能產生的各種罰款( 比如履約超時等 )。而且小賣家因為單量小,其實很難把各個環節的成本都降下去,這導致利潤率很難提升。
目前看來,無論是關稅的變動還是新模式的推出,Temu 美區的商家們都需要緊急調整戰略。一位出海做水晶擺件的商家告訴知危,水晶這個品類主要是美國的市場大,別的區和美國沒法比,但目前關稅升上去之后貨代都不發美國了,導致美國的生意直接停擺了一段時間。
他表示,“ 最近在研究 Temu 的 Y2 模式,但目前看來效果不太行。本來就是低價平臺,單價升上去就沒人買了?!?/strong>
不僅 Temu 的商家們很焦灼,平臺也在經歷調整的陣痛期。一位從事美區貨代業務的人士李達( 化名 )表示,雖然 TEMU 去年逐漸開辟新區業務,但美區全托管業務大概仍占其總體業務的 25% 左右。李達估計 Y2 模式這只能承接原有美區全托業務的 5% 左右。
但從更為積極的角度來看,跨境電商整個大行業的變化一直都不少,而 Temu 也是在浪潮中不斷迭代。北美市場品牌出海從業者 Bob 對知危表示:“ 從一開始只做全托管,到現在的半托管,延展出 Y2,Temu 一直在完善它的模式,至于未來如何確實有待觀察?!?/p>
與此同時,美區極大市場需求和消費能力是客觀存在的,是平臺和商家們不能放棄的一塊市場。風險和機遇大部分時候是并存的,重點是到底能用什么策略來抵抗風險。
不同規模的賣家,在面對政策變化時喜憂參半。阿門舉了個例子:“ 當時 TK 美區政策波動的時候,我們就趕緊銷貨跑了,但當時也有硬著頭皮往里進貨的商家。商家們都會受限于資金量、貨、倉儲物流、技術手段、策略玩法等自己的資源,所以大家很難一概而論。不過在跨境電商這個領域,大家還是有一個長期共識的,就是要做 ‘ 品牌 ’,把競爭力打上去?!?/p>
不過,無論政策后續如何變動,只要小包裹免稅政策不恢復,對那些主要客戶在美區的跨境電商商家門來講,一個紅利時代徹底終結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