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過去24小時的“政經巨浪”中再次成為世界焦點。從高調預測股市暴漲,到沙特6000億美元投資協議簽署,再到對敘利亞、伊朗政策的重大調整,他以極具個人風格的連番出擊,仿佛在用“一天時間”重塑美國及其全球關系圖譜。
一、金融口號再起:股市要漲,美聯儲要降息
特朗普當天通過“真實社交”平臺發文稱,“美國的通脹已經結束,幾乎所有商品價格都在下降”,他強烈呼吁美聯儲立即降息,并直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為“太遲先生”。他表示,當前的美國經濟正迎來“繁榮發展的時刻”,聯儲若再按兵不動,將錯失良機。
同時,特朗普還直接表示:“股市將會大幅上漲。”這番言論被市場人士解讀為釋放強烈的政策樂觀信號,盡管其基礎數據仍需驗證,但在短線投機層面,足以點燃市場想象空間。
二、中東外交沖刺:6000億美元、NVIDIA芯片、敘利亞制裁終止
在中東,特朗普一日之間展開了高密度、多角度的“政經組合拳”:
- 他宣布獲得來自沙特阿拉伯高達600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涵蓋能源、采礦、國防等多個核心領域,并簽署了價值1420億美元的防務合作協議,稱之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軍售”。
- 同時,特朗普還在推進一項技術出口協議:允許阿聯酋每年進口50萬顆英偉達最新AI芯片,直到2027年。這意味著,美國將在AI基礎設施層面全面“嵌入”中東數據中心布局。
- 與此同時,特朗普還親自宣布:美國將終止對敘利亞的制裁,并表示愿與敘總統沙雷恢復外交關系,并邀請其加入亞伯拉罕協議——這是中東和平框架的一次重要擴展嘗試。
三、對伊朗再施壓,對哈佛“斷供”
但特朗普的“和平橄欖枝”并非向所有國家展開。在伊朗問題上,他依然保持強硬立場:“伊朗必須停止支持恐怖主義、放棄核武,否則將面臨極限施壓,石油出口將被降至零。”顯然,中東政策的“軟硬兩手”仍是其外交策略的核心。
在國內教育領域,特朗普也毫不手軟。他宣布終止向哈佛大學的4.5億美元額外撥款,加上上周已經削減的22億美元預算,顯然在與美國精英學府的博弈中,他正采取進一步的財政打擊行動。這不僅反映出他對高等教育資源再分配的政治主張,也是一種對“建制派”的持續挑戰。
四、外交代理人出擊,稅改方案“倒計時”
XM資源:www.hkt-cn.com 特朗普還宣布,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將代替他出席即將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俄烏和平談判。雖然他未確認是否親自參會,但將重磅外交任務交給親信,已足見其對局勢的重視。
最后,特朗普透露,美國國會即將通過**“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稅法案**,并將其形容為“推動經濟飛躍的火箭”。如果該法案順利通過,將對中產階級與企業稅收體系產生重大影響,也將成為其連任競選的重要籌碼。
結語:特朗普式節奏,是瘋狂還是高效?
僅僅一天,特朗普就在國內財政、外交關系、科技輸出、教育撥款乃至全球能源政策上扔下多顆“政策炸彈”。在這個信息密度極高的24小時里,有人驚嘆其節奏高效、雷厲風行,也有人質疑其是否過度集中權力、政策缺乏連貫性。
但不可否認的是,2025年的世界依然繞不開特朗普。無論你愛他還是討厭他,他的每一次表態、每一項決策,都在撬動世界的某一根神經。特朗普式的政治劇本,還遠沒有走到結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