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宮已經一百多天,百日新政支持率歷史倒數第一,國內外事務都是一團糟。
這讓人不禁想起了希拉里曾經的警告:特朗普若再當選,美國民主和烏克蘭將“終結”。因為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希拉里曾經敗給了特朗普,兩人可以說是冤家對手,所以當時人們都以為這只是政客之間的詆毀,并沒有當回事兒。
可是看到如今特朗普推動“2025計劃”重塑美國權力格局,引發各界對總統專權的擔憂;強迫烏克蘭簽訂礦產協議,公開要求其割讓領土。美國人才猛然發現,希拉里的預言并不是危言聳聽,而且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美國的民主根基還能堅持多久?烏克蘭是否真的會迎來終結?
2023年5月,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美國特朗普在2024年再次當選總統,烏克蘭和美國民主都將“終結”,美國將退出北約。
現在特朗普已經上臺幾個月,希拉里的預言似乎正在得到驗證。
眾所周知,美國一直標榜所謂的三權分立,可是特朗普剛上臺不久,就在社交媒體上發文,以質疑總統行政令為由,要求彈劾聯邦法官博斯伯格,使得首席大法官羅伯茨都不得不站出來反駁他。
今年4月,FBI更是直接沖進法庭逮捕了一位州法官,而原因竟然是涉嫌阻礙聯邦移民執法。
特朗普派系的成員毫不掩飾對司法部門的不滿,其任命的司法部長更是公開表示要“肅清部門內的‘深層政府’”,并開始對一批職業檢察官和法官進行大規模清洗。所謂的司法獨立,在這一刻成了笑話。
這一系列舉措讓三權分立這一美國立國根基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特朗普打著消除貿易逆差和制造業回流的旗號推出的關稅政策,對美國來說簡直是災難,股市、債市、匯率齊跳水,通貨膨脹加劇,民眾怨聲載道,還使得聯邦和地方州政府之間的沖突達到了白熱化?,F在已經有12個州聯手將聯邦政府告上法庭,公然挑戰總統權威。
目前共和黨控制了參議院和眾議院,掌控了立法權,保守派又在大法官中占據多數,再加上特朗普身為總統掌握行政權,已經讓特朗普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權力最大的總統之一。
可是特朗普的執政風格實在令人不敢恭維,美國引以為傲的民主制度還能否有效運轉,這不得不讓人在心里打一個問號。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后,國內三權分立的制度受到嚴峻挑戰,而在對外關系上,和烏克蘭、歐盟、北約也是矛盾不斷。
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一直都是烏克蘭背后的最大支持者,給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正是在美國和歐洲的幫助下,烏克蘭才能夠和俄羅斯僵持了三年之久??墒窃谔乩势丈吓_之后,對烏克蘭的態度直接來了180度大逆轉,不但停止了對烏的援助,還要求烏克蘭償還對美國的債務。
而此時的烏克蘭已經一片廢墟,哪里有能力償還,而美國的真正目的其實是烏克蘭的礦藏資源。為了能夠和俄羅斯達成協議,特朗普不惜出賣烏克蘭的利益。
在今年4月,美國提交的俄烏和平方案中,承認克里米亞屬于俄羅斯和對烏東四州的控制權,承諾烏克蘭不會加入北約,但可以加入歐盟,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
對于這樣一份所謂的“和平方案”,烏克蘭自然不可能接受。5月1日,在白宮的巨大壓力下,澤連斯基終于低頭,在美烏礦產協議上簽字。雖然說是利潤五五分成,但控制權完全在美方。
而就在次日,美國便宣布了不會再調停俄烏沖突,由俄烏雙方自己去談。此時的烏克蘭,可以說是夾在美俄之間任由宰割。
此外,美國還威脅北約成員國把軍費提高到GDP的3%,否則就退出北約。這讓許多北約成員國當場石化,因為許多北約成員國的軍費占比連2%都不到,許多國家的經濟并不好,根本無力一下子增加那么多軍費。
而歐洲自然不甘示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高調宣布“歐洲防務自主”計劃。再加上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連歐洲的這些傳統盟友都不放過,美歐之間的分歧短時間內難以解決。如果美國退出北約,將會嚴重威脅歐洲地區的安全,不過這并不代表美國會徹底放棄對歐洲事務的干預和支持。
作為一名商人總統,特朗普的眼中只有利益,而且只是短期利益,至于未來如何,并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內,畢竟他的任期也就四年。
在特朗普的世界里,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交易。特朗普的執政理念必然會給美國和世界帶來更多沖擊,給未來的世界局勢增加更多不確定性。在全球化的時代,沒有國家可以獨善其身,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警惕,為可能遇到的挑戰做好準備。
參考資料
環球時報:希拉里:如果特朗普再次當選總統,美國民主和烏克蘭將“終結”2023-05-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