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負責變色墨水,我搞定無酸紙張”
原本以為這只是網絡上的調侃語句,沒想到在江西撫州市,有一對夫妻竟然真的把這句話變成了現實!
從2023年9月開始,市區內陸續有市民收到假鈔,受害者中大部分是做小生意的老年人。
圖源網絡
要知道,這些老人日子本就艱難,有時候忙活一整天也賺不到一百塊。在這種情況下,一張假幣可能就會讓他們幾天的努力白費。
更讓人震驚的是,假幣流通的范圍遠超警方預期,甚至鄉村集市也未能幸免。
那么,這些假幣到底是怎么制造出來的?這對造假夫妻落網后,警方又揭露了哪些令人瞠目結舌的事實呢?
報道畫面
突然激增的假幣案件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近年來,支付方式的變革可以說是普通人生活中最顯著的變化之一。從前只要掃碼就能完成大部分交易,現在更是出現了許多更加便捷的方式。
當刷臉、刷掌紋成為日常后,手機輕輕一碰就能完成付款,這種體驗再次刷新了人們對便捷支付的認知。
事實上,這些新支付方式的普及,除了偶爾會遇到手機沒電的小麻煩外,幾乎全是優點。
當然,“余額不足”這個問題始終存在,但這顯然不能怪支付工具本身,而是需要個人去解決自己的經濟問題。
在網絡支付顯示余額不足時,我們只能通過努力賺錢來改變現狀;而在現實中,有些人卻選擇用違法手段來彌補資金缺口。
碰一碰支付
江西省撫州市的一對夫婦就是如此,他們常常因為手頭拮據而苦惱,但卻不愿通過正當途徑改善生活,而是將心思放在了制造假幣上。
根據警方調查,何某龍和徐某花夫婦在此之前就有過多次使用假幣的記錄,但由于沒有直接參與造假,所以并未受到嚴重處罰。
或許正是這段經歷,讓兩人萌生了“自產自銷”的念頭。
報道畫面
隨后,他們購買了油墨、打印機以及裁紙刀等作案工具,開始自行制作假幣。
憑借豐富的經驗,他們在印制假幣時格外小心,并且還精心策劃如何將假幣花出去。
他們會提前了解各個農貿市場的趕集時間,在人流最多的時段駕車前往,同時還會偽裝外表以避免引起懷疑。
圖源網絡
具體操作手法想必很多人都會覺得似曾相識。
他們通常先用假幣換取老年人的信任,然后假裝想起自己口袋里還有零錢,再聲稱零錢不夠,最后把替換好的假幣退回去。
這樣一來,很多忙碌又不了解騙局的老年人就會收下假幣,并找回真錢,同時還損失了自己的商品。
圖源網絡
起初,大多數受害老人只能默默承受損失,畢竟金額不大,報警也很難抓住罪犯。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收到假幣,當地警方逐漸意識到,這起案件絕非簡單。
如果之前全市一個月只有兩三起假幣事件,那么后來假幣泛濫到一周之內就有5起報案,這樣的變化實在耐人尋味。
圖源網絡
造假夫妻終被擒獲
面對群眾的不斷舉報,江西省撫州市警方迅速展開行動,經過初步摸排發現,鄉村集市中的受害者人數較多。
然而,由于這些地方人流量大,監控設備稀少,警方一時難以找到確鑿證據。
盡管嫌疑人反偵察能力很強,但頻繁作案終究會留下痕跡。一次偶然的機會,嫌疑人徐某花在花假幣時被附近監控完整記錄下來。
僅僅看到她的作案手法,警方就判斷出這不是新手所為。有了這一線索后,警方進一步調查多個縣區,最終發現被騙人數竟超過千人。
這意味著,這對夫妻主要針對基層辛苦打拼的老年人實施詐騙,其行為顯得尤為惡劣。
以上信息來源:紅星新聞2025年5月14日“夫妻倆家中印制20多萬元假幣,每天使用量300至3000元不等”
幸運的是,經過不懈努力,警方終于成功抓獲這對多次使用假幣的夫妻。
令人意外的是,當警方上門時,這對夫妻家中僅剩15張假幣,但真幣數量卻多得驚人!
報道畫面
經過清點,他們用假幣換來的真幣總額高達20多萬元,可見他們長期欺騙了多少人。
至于假幣為何如此之少,是因為夫妻倆具有極強的反偵查意識,基本做到印多少花多少,以防萬一。
即使他們承認最高一天能花掉3000元假幣,但無論他們的手段多么高明,都無法逃脫即將到來的法律制裁。
網友評論
警方在清點贓款的同時,也扣押了現場的作案工具。經對比紙張后發現,這些假幣與受害者收到的非常相似。
由此可以推斷,這對夫妻的犯罪事實已得到充分證實。考慮到偽造貨幣數額巨大,他們面臨的刑罰至少是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可能是無期徒刑。
查獲的真幣
以上信息來源:紅星新聞2025年5月14日“每天印多少花多少,夫妻倆家中合伙印制20多萬元假幣,雙雙被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