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L.Y
前言
伊朗又成小丑了,印巴沖突第一天下注印度,結果輸了個干凈伊朗這回可真是把國際政治玩成了黑色喜劇。
5月9日印巴沖突剛爆發,德黑蘭就急吼吼地沖進這場渾水,結果三天不到連底褲都輸光光——這波操作堪稱21世紀地緣戰略的翻車教科書。
要說國際舞臺上的"小丑",今年伊朗絕對能拿金酸梅獎,表面端著調解人的架子,暗地里卻把全部籌碼押給印度,最后落得個里外不是人的下場。
在近期印巴沖突中,伊朗又一次被眼前利益蒙蔽雙眼,妄圖走一條看似能坐收漁利的捷徑,結果卻如1949年的國民黨軍隊一般,落得個慘敗虧空的結局。
5月9日,印巴沖突剛一爆發,伊朗便急不可耐地卷入這場復雜的地緣政治旋渦。伊朗外長阿拉格齊一方面高調宣稱要“斡旋”巴基斯坦,另一方面卻迅速與印度簽署了《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議》。
伊朗還天真地想復刻俄烏沖突中的能源杠桿效應,以為能通過印度長期消耗巴基斯坦,自己就能獲取戰略回旋空間。當然,就算是下注也要下注更強的一方,所以他們選擇口頭安撫巴基斯坦,然后和印度簽署實質性條約。
伊朗的“離岸平衡”策略在巴基斯坦的軍事力量面前顯得無比可笑。他們的具備還沒開始,就直接被打沒了。不僅沒能拿到印度的好處,而且還狠狠得罪了同為伊斯蘭國家的巴基斯坦。
要說外交翻車,伊朗這幾年可是專業戶。跟俄羅斯簽的20年合作協議,名義上是戰略合作,實際上把里海油氣田的控制權白送了出去。
俄羅斯工程師在里海鉆井平臺上吃魚子醬的時候,伊朗技術員連操作手冊都看不懂。等到里海劃界談判,普京直接甩出地圖說“按1921年的老規矩辦”,伊朗代表連討價還價的底氣都沒有。國內經濟更是慘不忍睹。
2025年伊朗貨幣里亞爾比2018年貶值了40倍,菜市場大媽收錢都用上驗鈔機——不是防假幣,是防止有人拿上個月的廢紙結賬。
德黑蘭街頭跑的外賣摩托,十輛有八輛加的是走私汽油。
加油站貼著“憑票限購”的告示,黑市油價卻比官價便宜三成,這魔幻場景連墨西哥毒梟看了都直呼內行。要說伊朗政府也不是沒努力過,只是努力方向總是跑偏。他們花220億美元研發的“閃電”導彈,試射時把自家海軍演習靶船給炸沉了。
這種“啥都想要,啥都想抓”的心態,要是沒點真金白銀的實力和頂尖的腦瓜子撐著,很容易就成了“貪多嚼不爛”。
在伊斯蘭世界里頭,伊朗這日子也不太好過。作為一個什葉派當家作主的國家,它以前可勁兒地拉攏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這些力量,搞了個所謂的“抵抗軸心”,想當帶頭大哥。
可最近幾年,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現實考慮,德黑蘭對這些老朋友的支持,時冷時熱,甚至有時候讓人覺得是“始亂終棄”,有點卸磨殺驢的意思。這可不光是寒了盟友的心,連帶著自己在伊斯蘭世界的道義形象也打了折扣。
這次印巴沖突,伊朗選擇跟非伊斯蘭的印度勾肩搭背,反倒疏遠了同是伊斯蘭兄弟的巴基斯坦,這在不少穆斯林老百姓心里,那滋味可不好受。巴基斯坦總理后來那份感謝名單,提了一堆國家,偏偏沒伊朗,這無聲的表態,比啥都明白了。印度國內還有些不著調的聲音,對伊朗外長搞宗教文化羞辱,更是讓德黑蘭臉上火辣辣的。
雄心與現實,鏡花水月還是腳踏實地?
要說伊朗外交為啥這么擰巴,根子可能出在他們對自己有幾斤幾兩,以及這世界到底啥樣,認識上跟現實差得有點遠。現在的世界,可不是光靠肌肉塊大、地緣位置好就能說了算的。
經濟、科技、文化、還有老百姓的口碑,這些玩意兒摻和在一起,才決定國家之間誰強誰弱,誰說話管用。你嗓門再大,兜里沒錢,拳頭不夠硬,誰把你當回事?
沙特搞了個“2030愿景”,又是經濟轉型又是社會改革,拿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當王牌,悄沒聲地就把中東的政治經濟版圖給改了,影響力都快捅到伊朗家門口了。
土耳其呢,仗著地理位置好,文化上也有點香火情,在中亞、巴爾干那邊修路蓋橋,搞經濟文化合作,一步一個腳印地拓展自己的勢力范圍,悶聲發大財。
伊朗提出了“南北走廊”戰略,希望打通南亞、中亞到歐洲的貿易大通道。然而,這個戰略推進得并不順利,阿塞拜疆那邊跨境鐵路時常中斷,哈薩克斯坦在石油貿易上更傾向于與阿聯酋合作,似乎不太信任伊朗。
伊朗2025年的軍費預算大約為154億美元,雖然數額不小,但要同時在波斯灣、南亞、高加索等地區維護影響力,并試圖成為地區領導者,這點資金顯得捉襟見肘,甚至可能不如印度一個邦的防務開銷。
棋局未終,迷途知返還是漸行漸遠?
這野心跟實力的口子一旦扯得太大,那所謂的“雄心壯志”就真成了水里的月亮,鏡子里的花了。伊朗給人的感覺,好像還活在19世紀“大博弈”的夢里,總想著靠傳統的地緣政治小動作和軍事上的小冒險來達到目的,卻忘了21世紀這國際關系,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復雜局面了。
一個國家想在現在這個多極世界里站穩腳跟,光有想法不行,還得對自己有清醒認識,拿出實實在在的戰略和配得上的家底才行。
結語
伊朗這盤棋,還在下。接下來怎么走,是繼續在迷霧里瞎摸,還是趕緊調轉船頭,找條更靠譜的路?這不光考驗德黑蘭當家人的腦子,也牽動著整個地區的神經。畢竟,一個能踏踏實實過日子、跟大家一塊兒發展的伊朗,對誰都有好處。
至于我們這些看客,伊朗這面鏡子也照出了點東西:沒地基的樓閣,蓋得再高也得塌。不懂得看天吃飯的棋手,早晚把自己下成別人的棋子。
參考信源:印巴又起干戈:能否止于“有限沖突” 2025-05-09 03:35 光明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