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定價高達27.28萬艾睿雅、到低至11.99萬起的N7,東風日產的新能源產品定價邏輯,顯然經歷了一次顛覆性的轉變。而N7以低于同級自主品牌的定價殺入國內新能源市場背后,藏著東風日產不破不立的決心,也折射出合資車企在國內市場當下的生存法則:要么重構成本,要么退出戰場。
在新車上市后,東風日產N7(參數丨圖片)顛覆性的定價如何誕生、東風日產新時代轉型邏輯隨即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而針對以上問題,中車網與東風日產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劉新宇進行了一次深入交流。
顛覆性的定價如何誕生
“為什么能給出這樣有誠意的定價”、“是不是東風日產方面,中方的領導在這個車的最終定價上做了一定主導”、“東風日產是怎么說服日方領導的,來實現這個定價的?!痹跂|風日產旗下重磅新能源產品N7上市后不久,抱著這樣的疑問,中車網聯系到東風日產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劉新宇。
在劉新宇解答中,窺見了N7定價背后東風日產的轉變及轉型的核心邏輯。其沒有強調中日雙方團隊在產品定價上的爭論與沖突;而是從企業文化的角度,揭示了N7定價的核心影響因素。
劉新宇透露,N7的價格決策來自合資團隊,而批準流程最后決定者也是東風有限總裁——馬智欣。同時,其稱,在這個定價的背后,體現的是:東風日產中日方思想一致,背水一戰,挖掘潛力,解決問題。“我們這邊沒有反對聲音,東風日產就是憋著一口氣要轉型,要贏下這一場轉型競爭?!眲⑿掠钫f。
N7有著許勝不許敗的戰略意義,因此最后體現在價格上,表現出來高度的競爭力。
劉新宇表示,事實上,N7的定價難點實際不在于中方決定或者日方決定,而在于如何挖掘潛力降成本,打贏轉型第一槍,成本能力是一個企業體系能力,核心競爭力。
而達成這一定價的核心因素,在于內部企業文化的影響,劉新宇說,“東風日產工作語言是英語,不是日語,體現日產更國際化和包容,例如關口總在臺上講英語;同時,日產在中國就一個合作伙伴—東風集團,而且馬智欣馬總剛剛車展也表態,與東風走過22年,“備受信賴”的文化,已經成為企業文化。”
劉新宇還強調,上面兩點尤其是第二點是本質區別。而對比國內其他合資車企,其還形象地說,“哪怕是跨國婚姻,一夫一妻也有幸福的結局;反之,競爭則在所難免?!?/p>
“人的問題是第一問題”
“無論是外資還是內資,人的問題其實是第一大問題,本質是文化的理解和融合?!痹贜7定價邏輯的背后,劉新宇也還再次強調文化融合的影響,這也是合資企業轉型過程中的挑戰?!叭恕钡囊蛩乇粍⑿掠罘旁诹烁呶?、不難看出這一因素的重要性;N7的定價流程中,馬智欣即發揮了關鍵作用。
2024年12月,時任日產汽車首席財務官的馬智欣出任日產中國管理委員會主席,由其將主要負責制定符合中國市場的長期戰略,并提升本地的運營。
對于“人”的影響因素,劉新宇還額外提到,外資品牌里中國人做最高領導人的,不會犯這個“甲方乙方”的錯誤(中方堅持,外方反對,最后被市場打臉),而是“甲方乙方”一起抵抗丙方的壓力。在行業中,近段時間以來在定價上犯錯、最后被市場打臉的,即有前不久的本田燁的案例。
關于N7的定價問題,劉新宇也還坦言,“本來合資企業就是貴,但并不是認識不到問題所在?!?/p>
劉新宇表示,“在新管理層的領導下,日產汽車設定了全新工作重心,并重新評估經營目標、全面梳理各項關鍵舉措、推進更深層次變革行動,致力于實現強勁復蘇。”
“合資不能一棒子都打死”
此外,在與劉新宇的溝通中,其還提及當下國內輿論場中出現的部分非理性思潮——例如,動輒對合資車企“喊打喊殺”。
隨著近些年來自主品牌的崛起,輿論場中對合資品牌“喊打喊殺”的聲音開始甚囂塵上,然而,對合資車企喊打喊殺,不管對行業發展還是用戶福祉,都是一種短視和傷害,合資車企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重要組成,其價值遠未被時代淘汰,更不應被簡單貼上"技術落后"、“不再需要”的標簽。
“對合資企業不能一棒子都打死。”劉新宇也堅定地表示。如僅站在歷史維度、社會責任上,劉新宇就稱,“東風日產入華20余年以來,就已經實現累計產值超2萬億、累計納稅2400億,解決近5萬人就業?!睎|風日產是帶動地方產業集群升級,是實體經濟帶動就業與稅收的合資典范。
目前,行業內部分合資車企確實存在電動化轉型遲緩、本土化創新不足等問題,進入智電新能源時代,合資車企依然能推動技術進步和促進人才培養。前不久的2025上海車展期間,日產方面表示,日產汽車計劃未來 3 年,對在華合資企業東風日產計劃投入 100 億元用于新能源研發,并擴建技術中心以容納 4000 名員工。
“希望走出一條成功的路”
東風日產N7的推出,已經真正打響東風日產反擊的第一槍。
而在對話中,劉新宇也再次對中車網表示,“N7僅僅是N系列的第一個產品,也是日產全球的一個焦點,畢竟是in china for china to global的一個點,全地球村的希望;也是東風日產臥薪嘗膽的努力,有了這條摸索出來的‘半成功’的路,我們對后續的產品就很有信心?!?/p>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東風日產當下面臨的競爭、市場環境仍然復雜。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時,主流日系合資品牌國內零售銷量62.5萬輛,同比下滑14.6%,市場份額方面則已經下滑到12.2%。在這一背景下,東風日產N7邁出的也還僅僅只能算作轉型突圍的第一步。
劉新宇說,“下一階段,東風日產的營銷工作的重點在‘轉’以及‘穩’兩個字上?!薄稗D”字在N7上已經有了明顯變化,對于“轉”,其還進一步解釋稱,“客觀來說,我們在轉的方面雖然已經超越其他合資企業的節奏。但是對待我們自己的目標,以及其他新勢力我們還有更多的挑戰?!?/p>
而對于“穩”,劉新宇則表示,“目前穩住基盤還是要靠當下的產品,所以油電同智,也需要提升當下產品的產品力,才能符合未來產品油車仍然占據1/3的市場格局,這是穩基盤的穩?!薄拔覀儠卯a品力來說明我們的變化開始。”
東風日產最終能否轉型成功當下還難下論斷、不過,從產品的定義、渠道的轉型等方面來看,東風日產改變的決心肉眼可見,在新能源賽道上也正在快馬加鞭的追趕?!昂腺Y企業都在努力,眼下成功寥寥無幾,希望我們走一條成功的路?!睂τ谖磥淼陌l展,劉新宇不無感慨的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