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周期,背后是不同尋常的戰略定力和堅定持續的變革轉型。
近幾年,中國銀行業深度調整,規模趨緩、息差承壓、資產質量波動。
這也是一場淘汰賽,中小銀行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窄,僅2024年,全國就有近200家銀行機構“消逝”,農商行、農信社、村鎮銀行占比超過90%。
發展環境日漸焦灼,但仍有“優等生”反脆弱。紫金銀行構建了“12345”全新戰略脈絡,堅守支農支小,全面深化改革轉型,展現出了極強的經營韌性。
4月24日晚,紫金銀行(601860)發布的2024年報顯示,該行總資產、存款余額、貸款余額分別達2699.44億元、2099.65億元、1888.52億元,增幅均超6%。營業收入達到44.63億元,同比增長0.98%,歸屬凈利潤16.24億元,同比增長0.3%,實現雙增。
2025年一季度,該行繼續韌性生長,實現歸母凈利潤4.22億元,同比增長4.04%。
銀行業“新”“舊”更迭,紫金銀行穩健穿越周期,背后是不同尋常的戰略定力,以及持續的變革轉型。
保持戰略定力,支小支農特色鮮明
作為A股上市省會農商行,紫金銀行此前已經設定了戰略目標:打造特色鮮明、服務領先、業績突出的一流上市農商行,最佳省會城市農商行。
盡管2024年不確定性陡增,但紫金銀行依然堅定聚焦主責主業,堅持支農支小。
目前已有成效。具體在助農惠農領域,持續推進鄉村振興體系化特色化布局,形成以“金陵惠農系列”產品為主的涉農貸款產品體系。截至2024年末,“金陵惠農小額貸”已完成463個村社整村授信,累計放款1.0萬戶,金額24.8億元;“金陵惠農貸”“惠農快貸”“蘇農貸”等產品有貸戶達800戶,金額8.74億元。
小微企業是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是推動江蘇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平凡英雄,但長期以來,一直處于傳統金融服務的“盲區”。
紫金銀行敢于啃“硬骨頭”,報告期內,制定做小做散賦能二十條,明確轉型發展的路線圖、時間表,成立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專班,開通小微企業貸款審批“綠色通道”,將金融資源向小微企業傾斜。
截至2024年末,該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348.45億元,較年初增加22.68億元,增速為6.96%,高于全行貸款平均增速;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達到29383戶,較年初增加1719戶;本年度新發放普惠型小微貸款平均利率為4.73%,較上年下降39個BP,繼續讓利。
紫金銀行支農支小的特色,也愈加鮮明。截至報告期末,涉農及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220.87億元,較年初增加128.33億元,占比64.60%,較年初提升3.01個百分點,增速11.75%,高于全行貸款平均增速。
堅持服務實體,與地區經濟同頻共振
紫金銀行植“寧”而生,具有得天獨厚的省會城市發展優勢。
“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等國家戰略疊加交匯,南京是中國最發達的省會城市之一,2024年勇挑“大梁”,GDP較上年增長4.5%,達到18500.81億元,先進制造業、軟件信息、科技服務等新質產業蓬勃發展。
同時期,紫金銀行堅持服務實體經濟,主動融入地方高質量發展新形勢,與地區經濟同頻共振。
在科創金融方面,紫金銀行“卷起褲腿”,發揚農信人“背包精神”,走訪“科技型企業”“蘇質貸”“專精特新”等省級產品客群4.8萬戶,授信493.6億元,持續打響“專精特新貸”“紫信貸”產品影響力,分別榮獲市級“金融惠民助企(科創金融)”勞動競賽一等獎和三等獎。
綠色金融是紫金銀行的一面特色旗幟。2024年,其積極響應國家和南京市“雙碳”工作,按照“投向綠色、授信綠色、渠道綠色”的導向,進一步加大了對綠色項目、綠色智能制造、綠色普惠等領域的支持力度,加速推廣“環保貸”“紫金?蘇碳融”等系列綠色服務產品。
截至報告期末,該行綠色貸款余額143.04億元,較年初增加20.58億元,增速達16.81%,并成為全國第十家“負責任銀行原則”簽署行,獲得了“江蘇省綠色金融十大杰出機構”“年度綠色可持續農村商業銀行”等榮譽。
變革轉型已見成效,經營基礎不斷夯實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憑借對長期主義的堅守和持續的變革,2024年,在“資產荒”的背景下,紫金銀行依然穩健擴表。
截至報告期末,總資產2699.44億元,較年初增加222.80億元,增幅9%。存款余額2099.65億元,較年初增加131.91億元,增幅6.70%。貸款余額1888.52億元,較年初增加116.30億元,增幅6.56%。
具體拆解來看,客群經營成果已在負債端顯現,零售存款總額同比增長14.37%,達到1278.06億元,占存款總額比重為60.87%,同比提升4.08個百分點。
資產端的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報告期內,該行普惠型農戶貸款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普惠型涉農貸款、普惠型小微貸款增速分別為6.24%、14.67%、6.96%,均高于全行貸款平均增速。
還值得注意的是,紫金銀行正加速向“輕型銀行”邁進。
2024年,該行財富管理業務成績突出,保險、貴金屬、私行銷售繼續增長。反映在財報上,“中收”手續費及傭金收入達到3.1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0.19%。其中,代理業務手續費1.42億元,同比大增36.34%。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