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街頭的胡辣湯攤子剛冒起第一縷熱氣,穿跨欄背心的大爺們就著水煎包聊開了——昨兒晚上誰能想到,萬里之外的南亞天上正炸出個大新聞?巴鐵剛公布的衛星照片里,咱們的梟龍戰機肚子底下掛著枚導彈,跟長了眼睛似的扎進S400陣地,濃煙騰起來的時候,連發射車的雷達天線都給掀飛了。您說印度花60億美金買回來的“護國神盾”,咋就跟紙糊的燈籠似的,一戳就破了呢?
先掰扯點實在的。印度人買的S400,號稱能看600公里遠,同時打36個目標,俄羅斯推銷員吹得那叫一個響,說啥“連蚊子都飛不過去”。咱這邊梟龍戰機,看著就是個輕型機,翅膀底下掛的SD-10A導彈,射程撐死100公里,論塊頭論數據都不占優勢??尚l星照片不會說謊啊,您瞧瞧那發射車殘骸,底盤都炸得凹進去了,導彈尾翼還插在旁邊土里——這就好比村里老王家花大價錢買的防盜門,結果小偷沒撬鎖,從后窗摸進去把東西順走了,您說這門裝得冤不冤?
不過話說回來,這里面門道可深著呢。咱河南人有句俗話,“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S400看著厲害,可它雷達喜歡往高處看,低空盲區跟咱小區電梯監控死角似的。梟龍戰機呢,貼著地皮飛,跟老家麥田里的燕子似的,悄摸聲就鉆進來了。導彈更絕,用的數據鏈就像咱手機連Wi-Fi,提前把S400的位置摸得門兒清,就算印度人開干擾機,它也能順著信號縫兒鉆進去——您就想吧,這跟咱去夜市買東西,老板想蒙你,結果你掏出手機先查了淘寶價,他還能坑得了你?
這時候肯定有人抬杠:“說不定巴鐵照片是擺拍呢?S400說不定沒開機呢!”您別說,還真有專家這么講。但咱換個角度想,就算S400在睡午覺,那也是花60億雇的保安打盹兒??!印度人把這玩意兒部署在邊境,天天吹喇叭似的宣傳“無敵防御”,結果人家導彈來了連個警報都沒響,這不跟村口老張頭賣狗皮膏藥,說包治百病,結果自家媳婦咳嗽半個月都沒好,臉打得啪啪響嗎?
對了,最近鄭州暴雨那幾天,我瞅見小區門口修電動車的師傅特神,沒電的車子他鼓搗兩下,居然能再蹬出二里地。后來才知道,這叫“雙脈沖技術”,跟咱導彈原理差不多——第一級沖上去打開缺口,第二級接著沖,續航直接翻倍。您看,軍事技術聽著高大上,說白了就跟咱日常生活一個理兒。印度人總覺得買貴的就是好的,就像俺們村老李家孩子,非花八千買個進口書包,結果沒倆月拉鏈就壞了,還不如咱鎮上三十塊的結實。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犯迷糊:“咱這導彈成本到底多少啊?”咱不扯專業術語,就打個比方——印度買的俄制導彈,一發能頂咱老家一套小戶型首付,咱這SD-10A呢,成本連它三分之一都不到。您敢信?就這么個“性價比選手”,把高價貨揍得滿地找牙,這就叫“好鋼用在刀刃上”。不過話說回來,武器厲害是一方面,人怎么用更關鍵。就像咱河南人做飯,再好的食材也得看廚子手藝,梟龍跟導彈配合得跟燴面里的羊肉和粉條似的,缺了哪樣都沒那味兒。
咱落點實在的,軍事這事兒,跟咱河南人種地一個道理——別管你廣告吹得多響,秋天能不能扛回糧食才是真格的。印度買S400的時候,又是閱兵展示又是新聞發布會,結果實戰來了掉鏈子,這不跟咱村東頭老王家年年買高價種子,卻懶得澆水施肥,最后收成還沒別人家好,一個道理嗎?反正咱就記住一點,武器這玩意兒,能打勝仗的才是好樣的,管你是貴是便宜,能把敵人陣地炸冒煙的,就是咱老百姓心里的“硬通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