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南瓜可不是苗子下地就完事,管護差一點收成全不同。
去年自家南瓜架壓塌竹竿,鄰居卻只收幾個歪瓜,全在日常功夫上。
老輩人一鋤頭一鋤頭試出的經驗,田里頭的門道深著呢。看天澆水有講究,新栽苗子喝足定根水就得"餓著養"。
抓把土搓開看狀態,半干不濕土粒打滾時才是澆水信號。三伏天晌午澆水可不行,地表熱氣會把根須悶壞。有經驗的都趕在日頭出山前澆,讓水慢慢往深處滲。
早市賣菜噴水保鮮的理兒,跟南瓜根喝水一個樣,得潤著養。
松土除草見真章,苗子沒爬蔓前得備小耙子和小鏟子。
松土不是翻地,講究蜻蜓點水式淺耕,別傷了根須。雜草得除早除小,像拉拉秧這類,沒開花前就得連根端。
拔下的雜草曬三天回田,就是現成綠肥,一點不浪費。整枝打杈藏玄機,藤蔓長到膝蓋高,就得下狠心掐尖。留主藤還是保側蔓?
得看品種,磨盤南瓜主藤結大瓜。打頂后三天別澆水,讓傷口自然收干,不然容易生病。
葉片管理要像梳頭,底層老葉得清理,挨著瓜的葉要留著。給南瓜留幾個透光口,瓜色才亮堂,跟絲瓜架留"天窗"似的。防蟲治病靠巧勁,五更天提馬燈捉蟲,露水黏住瓢蟲最省力。
蚜蟲扎堆別慌,掐片葉子泡濃鹽水,擱田頭當誘餌就行。白粉病初現別急撒藥,草木灰拌陳醋調成糊,刷子抹比噴藥靈光。鄰村大旱鬧蟲災,咱村四周種薄荷茴香,硬是保住了收成。
節氣管理要趕趟,苗期趕芒種前扎根,蔓期蹭夏至光照瘋長。坐果期躲小暑暴雨,處暑前后二十天最要緊,南瓜膨大得勤巡地。
見著瓜皮泛黃墊草圈,防潮防爛;青皮瓜轉個面,省得陰陽臉。這些土法子看著瑣碎,實則是順著南瓜性子來,跟帶孩子似的。
現在年輕人講究科學種植,可老輩人經驗里處處是學問。
就說控水促根這理兒,不就是如今說的"逆境馴化"?
一點不落后。地里頭的智慧啊,真是活到老學到老,誰也不敢說全懂。
您說這老把式的管護經,是該接著傳還是全靠新技術?挺值得琢磨。
種南瓜每個環節都連著收成,馬虎不得,得多跟行家取取經。關注咱天氣號,后續接著聊各類作物管護,幫您把田種得更順溜。以上經驗供參考,具體種植還得結合當地情況,祝大家都有好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