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戰區》在2025年5月13日,發表了美軍自己的六代機F-47戰斗機最新進展,讓人們感覺太突然了。美國空軍參謀長戴維·阿爾文上將公布:F-47戰斗機最快今年服役!這是根據他發布的一張PPT,其中顯示幾款美國主力戰機的信息,其中F-47戰斗機的服役時間標注為“2025年至2029年之間”投入使用。
美國空軍官方PPT,直接說明F-47服役時間2025-2029
那么美軍的六代機F-47最快今年服役?答案:不可能!F-47戰斗機才剛立項,不可能立項當年就實現服役,也因此很快就有美國空軍官員更正為“F-47戰斗機將在本屆政府期間飛行”,也就是說,不是服役時間,而是實現首飛的時間。
美軍如此著急的宣傳自己的五代機,很顯然與我們的“殲-36”和“殲-50”高頻度試飛有很大關聯。尤其是“殲-36”戰斗機,一直相當引人注目。香港媒體《南華早報》在最近的報道中就稱,在未來的臺海沖突中,“殲-36”戰斗機可以在1000公里外,爭奪空域控制權,足以對抗B-21轟炸機,從而打破亞太區域內的戰略平衡。港媒甚至稱:“這將使美國海空軍難以保持西太平洋乃至整個亞太區域的空中優勢,也難以對中方作戰力量在第一島鏈內采取的一系列行動進行軍事干預。”
“殲-36”的頻繁高調試飛,已經讓美國人連續破防
2024年12月26日,“殲-36”戰斗機完成首次試飛,就如同橫空出世一般,被認為是全球第一款六代機,造成美國在六代機領域已經落后于人的局面。為了追趕上來,美國在2025年3月21日,上馬了F-47戰斗機,這是美國空軍的六代機項目。
“殲-36”本身的大彈艙,就具備打遠距離空戰的實力
雖然F-47不可能在今年服役,但是已發布的消息,與人們預期有相當大的差距,其首飛時間大大提前,本來人們預期在2030年以后才能首飛,進度明顯加快。如果究其原因,“殲-36”戰斗機研發進度遠超美國預期,美國一直不相信別人可以在自己之前研發出六代機,對于自己的六代機計劃也就沒有著急,直到“殲-36”戰斗機首飛之后,F-47戰斗機才急著上馬。
這次美國空軍參謀長發布的信息圖中對F-47戰斗機服役時間,存在明顯問題,但是更讓人感興趣的是,F-47戰斗機的性能,標注為“1000+”,單位為“海里”的作戰半徑,折算一下為1850公里以上。相較于現有的戰斗機,作戰半徑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F-35C戰斗機作戰半徑只有1250公里,已經為一個相當高的水平,F-47戰斗機則要再增加50%。
波音前設計師推測的F-47實機概念圖像
美國在討論新一代戰機性能時,除了強調隱身外,還將“航程”列為重中之重,F-47戰斗機的航程要求已有體現,到底多少不確定,只因其采用的是“1000+”的表述,“+”究竟代表多少,并不確定,可能是多50公里,也可以多500公里。
“殲-36”的大載彈量,完全可以實現防區外更遠距離的彈藥投射
美國追求大航程是為了躲避東風導彈的打擊,試圖讓戰斗機可以在東風導彈射程之外的機場起降,再對目標發動攻擊,可惜依舊不夠用。太平洋空軍基地要么距離東亞大陸過近,在1000公里之內;要么太遠,達到3000公里,甚至更多。其實,再大的航程也不能保證不受到東風導彈的攻擊,延長導彈的射程并非一件難事,更何況還有東風-17這樣的高超導彈的存在。
目前美方對所有關于F-47戰斗機的公開信息非常有限,尤其是性能參數指標,完全保密,以免被對手情報部門獲知,這種防止泄露的心態,只是想掩蓋自己落后于人的現實。
美國的六代機,其實已經落后了
這一回美國空軍參謀長阿爾文的信息圖中,最有價值的是,F-47項目的采購目標為185架,與前空軍部長肯德爾的說法相符。但是也存在一個問題,僅生產185架,只相當于與F-22戰斗機相當的規模,后果就是分攤的研發成本過高,平均單價至少要達到3億美元,這是美國軍方無法接受的價格。
自從F-47戰斗機項目上馬之后,有關對成本的擔憂被美國媒體反復提及,只因成本控制是一個無解的事情。別看美國的軍費一直在增長,現在已經達到9,000億美元,但是分攤到各軍種,再詳細到具體的項目上,可能分配的資金就是非常有限。
而且,美國人別忘了,還有“殲-50”呢
美國為了維持全球霸權已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如今負擔節節攀升,超出了美國國力承受的范圍,未來美國必然要削減軍費開支。價格高昂的六代機項目難以維持,可是美國又不可能砍下項目,沒有六代機,美國就沒有未來的制空權。
如此一來,美國就陷入兩難當中,要么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采購價格高昂的戰機,要么付出失去競爭空中優勢的基礎,以節約成本。不管怎么選,對于美國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