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北京人被砸蒙了!
噼里啪啦的冰雹突然砸下來,跟不要錢似的。西城區劉大媽跳完廣場舞,抱頭往家跑。
雞蛋大小的冰雹砸電瓶車,警報聲響成一片。朝陽區4S店30多輛新車,頂棚全是“坑”。維修師傅直嘬牙花子:這災到底咋算?
氣象專家揭秘,冰雹是“三層夾心”。白天32.3℃高溫,給大氣充了“充電寶”。
傍晚冷空氣下來,熱空氣被逼著“起跳”。冰粒子在云里來回“蹦”,裹了十幾次冰衣。
中科院說,這過程讓冰雹有了“紋路”。未來七天北方天氣,可不簡單。
5月16日北京迎雷暴,雷雨大風加冰雹。氣象臺提醒:下班早點回,別拍閃電玩。河南陜西等地,35℃+高溫來襲。
農民老趙發愁:麥子熟太快,收割機不夠!
黑吉遼要開啟“淋浴”,雨得下一陣。
去長白山的注意,帶雨衣別信“小太陽”。車被砸了咋理賠?
記住這幾步。先別挪車,繞車拍360度視頻。朝陽區王師傅說:拍上冰雹,省得扯皮。
找物業開證明,時間段要精確到分。豐臺小區物業,連夜打了200多份說明。
48小時內報案,凌晨打電話更容易通。保險公司說:超時拒賠,別信“過兩天”。
看看民間智慧,大家咋應對冰雹。陽臺種菜的李大媽,泡沫箱扣住菜盆。她得意地說:我的小蔥,比豪車金貴!
外賣小哥王師傅,頭盔綁電動車把。他說:接單能遲,腦袋可不能“開花”。
幼兒園老師用輪胎,給滑梯蓋“棉被”。
小朋友第二天一看,還當是新玩具呢。科學家也沒閑著,給云彩做“CT”。南京團隊發現,冰雹形成像“滾元宵”。
下落時的拖拽力,還能增強風暴能量。這研究挺絕,像給天氣裝了“永動機”。咱們在朋友圈吐槽,有人還盯著雷達。
下次收到預警,收衣服挪車囤菜,要快!天氣這大佬面前,咱們都得“服軟”。
各位老鄉多留意,后續天氣還得關注。
有啥想法看法,評論區里嘮一嘮。*天氣變化快,出門多留意,具體以預報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