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出苗后進入快速生長期,科學管理對提升產量和品質至關重要。這一階段管理需兼顧根系發育、病蟲害防治與營養調控,具體可從四方面精細把控。
一、分階段水肥調控
萌芽期至破膜前:出苗后3-5天保持土壤濕潤,避免積水爛根。若遇干旱,清晨輕澆小水,維持墑情。北方蒜區可覆蓋地膜保溫,薄膜邊緣壓土防風揭膜。當葉片展開4-5片時,每畝追施氮磷鉀復合肥15公斤,配施生物菌劑促進根系生長。
旺盛生長期:葉片生長至7-8片葉階段,每隔15天追施硫酸鉀復合肥(N-P-K=15:15:15)20公斤,配合腐熟人糞尿1000公斤/畝。花芽分化期噴施0.2%磷酸二氫鉀+0.1%硼砂溶液,增強鱗芽分化能力。采收前20天停用氮肥,改用硫酸鉀肥提升鱗莖緊實度。
水分管理要點:返青期保證土壤含水量60%-70%,鱗莖膨大期需水量達峰值。采用滴灌技術可節水30%,采用"見干見濕"原則,暴雨后及時清溝排水,防止土壤板結影響根系呼吸。
二、中耕除草與培土控旺
大蒜出苗后30天內完成首次中耕,深度3-5厘米,破除板結層。雜草防治宜在4葉期前完成人工除草,避免損傷根系。土壤板結嚴重地塊可采用微型旋耕機淺耕松土,保持耕層疏松透氣。
鱗莖膨大期實施培土控旺,沿行向壟高15-20厘米,既能預防倒伏,又可促進鱗芽分化和鱗莖膨大。培土宜在晴天下午進行,避免損傷葉片。
三、病蟲害預防策略
重點防范蒜蛆、潛葉蠅和葉枯病。蒜蛆防治:成蟲盛發期用糖醋液(糖:醋:酒:水=3:4:1:2)誘殺,幼蟲孵化期灌根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潛葉蠅:1-2齡幼蟲高峰期噴施25%噻蟲嗪1500倍液,間隔7天補噴。病害防控:葉枯病發病初期噴甲基硫菌靈600倍液,病毒病可用嗎啉胍·銅200倍液防治。
四、生長調控關鍵技術
采用多效唑精準控旺,4-5葉期每畝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50克兌水40公斤葉面噴霧,間隔15天再噴一次。地膜覆蓋地塊需加強通風透光,及時劃破地膜防高溫灼傷。鱗莖膨大期遇連續陰雨,架設透光率70%遮陽網遮陰防爛球。
通過科學分階管理,可使大蒜鱗莖增產20%-30%。管理中需根據天氣與苗情動態調整策略,重點關注水肥臨界期(出苗后30天、50天、70天)的管理質量,方能在保證產量的同時提升品質,實現高產優質雙豐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