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今年以來,彬州市北極鎮立足自身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按照“試點先行、示范帶動、輻射周邊”的原則,全力建設雅店村、新景村、后玉村、旺安村酸棗種植基地,不僅盤活了撂荒山坡地資源,還開辟出了增收致富的新門路,實現產業振興、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酸棗一年種植,二年掛果,三年進入豐產期,可連續結果七八十年,后期風險小,非常適合在干旱貧瘠溝坡地種植,是荒山、荒地開發的好品種,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都十分顯著。而且酸棗種植、修剪、除草、補栽、管護等環節,吸納村上群眾務工就業。目前,固定用工崗位十幾個,豐產期后,可提供50個以上就業崗位,能夠讓群眾務工、顧家兩不誤。”在北極鎮旺安村酸棗種植基地,該村黨支部書記楊亞軍邊查看酸棗樹的長勢,邊高興的介紹說。
眾所周知,酸棗是我國特有的野生果樹,適應性極強,抗旱、抗病、耐寒、耐澇、耐鹽堿、耐瘠薄,在林地、荒地均可種植,易種易管。酸棗雖小,全身是寶。葉子能做茶葉,棗肉可以制成酸棗面、酸棗汁,棗仁清熱解毒、散瘀生肌、養心補肝、安神生津,對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等療效極好,是藥材市場中俏銷的中藥材。作為保健和藥用果品的優質原料,具有極高的食療價值和藥用價值,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隨著酸棗的藥用價值逐漸被挖掘,市場價值也隨之不斷攀高,酸棗產業迎來新機遇。彬州市北極鎮作為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平均海拔1108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土壤肥沃,是中藥材生長的沃土。各村山坡地野生酸棗隨處可見,遍地都有野生酸棗樹資源,為發展酸棗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每年酸棗成熟期,都有不少村民們都會靠采摘野生酸棗獲得收入。
近年來,彬州市北極鎮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建基地、引企業、擴規模、抓示范、強服務、重扶持、樹品牌,持續推動特色中藥材產業蓬勃發展。在深入調研、掌握市場的基礎上,盤活撂荒的山坡地,通過村集體試驗種植,企業示范引領,能人大戶示范帶動等方式,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激發了群眾種植的積極性。雅店村、新景村、后玉村、旺安村通過聯村共建、土地聯種、產業聯促,項目聯投等方式流轉撂荒的千畝山坡地種植連翹、酸棗產業。圍繞苗木選購、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重點,統一托管土地、統一苗木投放、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田間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治,有序推進中藥材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鏈條化方向發展。千畝撂荒地變產業地,千畝青山變金山,村民利用土地入股、基地務工和收益分紅等形式增加收入,從而實現“造血式”產業增收,讓群眾有“業”可就、增收有“路”可循,讓更多的群眾在種植“苦藥材”中償到“甜生活”。同時,對閑置的校舍進行盤活利用,引進擁有多年中藥材種植推廣、初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龍頭企業彬州智農農業有限公司、陜西瑞鑫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建成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形成了以種植、收購、晾曬、貯藏、切片、烘干、包裝、展銷等功能于一體的中藥材初加工生產線,發展中藥材種植、收購、加工、銷售全產業鏈。輻射帶動全鎮各村積極參與中藥材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建鏈、補鏈、強鏈、延鏈。通過村集體試驗種植,企業示范引領種植,能人大戶帶動種植,林藥結合、草藥結合、糧藥結合、果藥結合,林下種植、糧藥間作,實現村集體經濟發展與群眾“雙增收”,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真正讓中藥材產業“興”起來、群眾“富”起來、鄉村“美”起來。2024年,北極鎮榮獲“咸陽市中醫農業科技示范鎮”,旺安村榮獲“咸陽市中醫農業科技示范村”榮譽。(杜孟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