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近日,廣西靖西市甘荷育苗工廠大棚內,數千萬只煙蚜繭蜂整裝待發,即將奔赴百色市隆林、凌云和樂業三縣,為兩萬畝煙田和十萬畝大農業田地筑起一道綠色防線。
“隱形保鏢”的致命絕招
走進煙蚜繭蜂的擴繁大棚里,工作人員正細檢查煙苗葉片,在青翠的葉面上,密密麻麻分布著米粒大小的白色顆粒。“這些都是煙蚜繭蜂的蛹,也稱作‘僵蚜’,大約5到7天后煙蚜繭蜂就會從里面破繭而出。”煙蚜繭蜂繁育工作負責人韋學平介紹,“成年雌蜂通過觸角感知煙蚜分泌的化學信號識別煙蚜聚集的區域,只需要3到5秒就可以把卵產在煙蚜體內。幼蟲以煙蚜身體為食,逐漸化蛹成僵蚜,最終破殼而出,繼續‘追殺’其他煙蚜。一只煙蚜繭蜂一生能消滅300到500只煙蚜,在25℃最佳環境下,一代蜂群就能讓煙蚜密度下降80%,可以說煙蚜繭蜂就是煙蚜的‘天敵刺客’,而且不僅可以寄生煙蚜,還能寄生桃蚜、棉蚜、大豆蚜等。”
工作人員正在打包煙蚜繭蜂。韋學平攝
深耕十三載,展開綠色防護網
據了解,廣西煙區推廣煙蚜繭蜂生物防治技術已有十三年,從最初的試驗示范到如今的全面推廣,這項技術已成為當地煙草種植的“標配”。目前,靖西市作為繁育中心,每年投入四座大棚用于煙蚜繭蜂的擴繁與保種,技術輻射賀州、河池及百色其他縣市,不僅實現了廣西煙田100%全覆蓋,還惠及茶樹、柑橘、辣椒、蘿卜等作物上的蚜蟲防治。
甘荷育苗工廠的工作人員農大嬸參加煙蚜繭蜂繁育工作多年,對接種、擴繁、留種環節的各項操作細節都非常熟悉,每年經過她手里的煙蚜繭蜂數以萬計。她坦言一開始接觸這些小蟲時也感到頭皮發麻,就算穿了罩衣也擋不住這些小東西爬上身,但久而久之農大嬸也對它們產生了感情,話里話外都是對蚜繭蜂的關心愛護和自豪之情。“這些蚜繭蜂很挑環境,起初養出來的蜂不多,但這些年我們已經摸清了它們的喜好,養得一年比一年好,今年更是大豐收!”
生物防控的綠色賬本,生態與經濟的雙贏
煙蚜是烤煙上的重要害蟲,可傳播煙草病毒病,造成減產,在過去是一道難題。“以前為了防蚜蟲,打藥每畝成本要30多塊,現在用蚜繭蜂,省下不少錢!”煙農馮叔指著自家清秀整齊的煙田說,“你看這葉片干干凈凈,多虧了這些小‘保鏢’,蚜蟲少了,病毒病也少了!”靖西市地州鎮的煙農馮叔笑著說道。如今,他只需在煙站領取煙蚜繭蜂,擺放到田頭,就能輕松控蚜,既省心又環保,也不用擔心噴灑農藥造成的安全問題。煙蚜繭蜂保住了烤煙的健康,守住了綠水青山的生態,更為煙農的錢袋子省下了真金白銀,這才是綠色防控最實在的成績單。
煙蚜繭蜂生物防治技術的成功實踐,展現出現代農業綠色發展的無限可能。這支看不見的“生態奇兵”,正在八桂大地上書寫著“以蟲治蟲、以生態護生態”的精彩故事,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綠色動能。(黃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