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青年報消息,近日,波音公司飛回3架擬交付中國航空公司的波音737Max飛機,稱中方已停止接收波音客機。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美兩國在民航領域保持了長期互利合作,有力推動了兩國貿易和人員往來。美方揮舞關稅大棒嚴重沖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擾亂國際航空運輸市場,很多企業無法開展正常貿易投資活動,中國的相關航空公司、美國波音公司都深受其害。中方愿繼續支持兩國企業開展正常的商業合作。
波音飛機(資料圖)
航空公司更新機隊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自己財大氣粗的直接買,另一種是向銀行成立的金融租賃公司租賃,平時只用付租金即可。工銀、國銀、交銀、招商、民生都是做航空租賃貸款的大頭,所以不能交貨后,哪怕是真的因為定金鬧矛盾,也是這些金融租賃公司去打官司,和航空公司無關。特別是那些在新加坡的公司,壓根就不存在這個進口125%關稅的問題。新加坡根本就沒加稅,飛機到新加坡交付然后再租給航司使用,壓根就牽涉不到關稅問題。
波音沒想著技術升級或降價,反而配合美國政府搞政治施壓,甚至搬出“違約金”來訛詐,這暴露出美國制造業已從“技術主導”墮落成“政治綁架”。數據顯示,波音研發投入占比從2015年的8.7%暴跌到2024年的4.1%,西雅圖工廠淪為“空殼車間”,連787夢想客機的復合材料都要依賴日本供應商。這種靠關稅壁壘和地緣政治強保市場份額的套路,恰恰說明美國制造業外強中干。
有觀察人士分析,奧特伯格試圖將商業糾紛升級為政治議題,這與波音近年來研發投入占比持續下降形成鮮明對比。數據顯示,其研發支出占營收比例已從2015年的11.2%降至2023年的4.8%。西雅圖總裝廠的工程師證實,當前生產線超過六成的核心部件依賴外部供應。這種轉變導致波音在技術迭代層面逐漸落后于歐洲競爭對手,轉而更多借助政治游說維持市場份額。
波音工廠(資料圖)
要知道,目前準備被退回的飛機,大多處于交付準備階段,而且中國航司已經付過30%到50%的預付款。這就讓人疑惑,中國退回波音飛機會不會在預付款上有損失?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和馬來西亞有意向購買被中國退回的飛機,不過這樣一來反而是波音公司要出現損失了。因為那三架被退回的飛機是根據中國的需求專門定制的,如果改成國際需求,那每架飛機至少得掏5500萬美元的改裝費。
事實上,波音公司破防的多狠,就證明中國市場對它有多重要。根據原計劃,2025年波音公司要向中方交付52架飛機,而1-4月已經運抵了18架,還剩下34架。現如今,中國航司集體拒收,令波音公司陷入了極大的恐懼。如果事情沒有挽回的余地,這不僅意味著剩下的三十多架飛機訂單打水漂了,未來波音每年至少要少120億美元的營收,這個打擊就太大了。本來近五年波音公司就一直在虧損,失去中國市場所帶來了的負面影響,將不可估算。
中國國產飛機(資料圖)
波音公司認為中國航司拒收飛機是違約行為,或要求百億違約金。實際上,在采購這50架飛機時,中方就已經支付了數十億預付款,這筆錢波音公司也沒有歸還,現在還在打“違約金”的主意,看來是真的窮途末路了。事實很清楚了,不是中國市場離不開美企,而是美企離不開中國市場。這場“關稅戰”的始作俑者,也是這場鬧劇的受害者,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奉勸美方一句,不要盯著中國不放,多在自己身上找找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