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大戰持續一個多月,特朗普驚覺損失慘重,整整一個月,中國只買了2架波音。特朗普只能親自下場推銷,拿下創紀錄的歷史大單。
波音飛機在中國
日前,據法新社報道,自中美關稅戰爆發后,整個4月,美國波音公司只向中國交付了2架波音飛機,這還可能是之前未交付的訂單,意味著整個4月,中國可能一架波音飛機都沒下單,創下近20年最低記錄。
中美日內瓦談判結束后,中方表示將解除關于采購波音飛機的禁令,但是具體的時間并沒有確定。中國對波音的“冷處理”,本質是中美貿易戰的延續升級,盡管目前中美關系有所緩和,但是在航空制造領域,中國擺脫對美依賴的目標非常明確。
近些年來,波音客機事故頻發,中國在多年前就開始逐步調整航空戰略。空客在華份額從40%升至64%,C919研發投入超500億元,形成上海、成渝、陜西三大航空產業集群。可以說,中國訂單“斷崖”,仍在中國可掌控的范圍內。
特朗普訪問卡塔爾
這一次小懲大誡,是對美國“既要賺中國錢,又要卡中國脖子”行為的清算,更是重構全球航空產業鏈的關鍵步驟。美國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再想從中國市場撈錢,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就在數據公布的同時,特朗普正在進行他第二個任期內的首次正式外訪,并且抵達了第二站卡塔爾。特朗普在與卡塔爾元首會面后,雙方簽署了一系列經濟合作協議。特朗普高調宣布,卡塔爾將購買160架波音飛機,價值超2000億美元,這是波音百年歷史上最大的一筆訂單。
雙方簽署多項協議
特朗普此舉表面上看是商業合作,實際上有多重考量。一方面可以挽救波音在中國市場的損失,避免波音虧損。另外,雙方協議還包括380億美元國防投資和970億美元基建項目,確保美國在卡塔爾液化天然氣出口中的主導地位,對沖中國“一帶一路”在中東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試圖通過軍售和技術轉讓,強化美國和海灣國家“石油美元-軍工復合體”,應對中俄在中東影響力提升。但是,特朗普自詡非常成功的合作,其實暴露了很多問題。
例如,卡塔爾航空現有機隊僅234架,160架新機需10年消化,遠超實際需求。也就是說,這160架飛機并不是卡塔爾出于實際需要購買,而是希望從美國身上拿到些什么。美國用政治施壓替代市場規律,短期提振股價,長期加劇產能過剩。
中國國產客機
中美航空博弈正在重塑全球制造業格局。中國目前加快國產客機研發,突破發動機“卡脖子”難題,在實現國內自產自銷的前提下,有望實現國產大客機出口。而美國推動“盟友優先”供應鏈。將不少生產線轉移至國外,并承諾出讓部分技術。
但這種情況可能導致全球航空安全標準分化,零部件互通性下降導致維修成本提高。中國用“訂單縮水”證明,中國有技術更有市場,美國則用“卡塔爾訂單”展,:軍事同盟網絡仍能創造非市場交易。但歷史經驗表明,任何脫離經濟規律的"政治訂單"都難持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