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疑似腦轉移,在北京各大醫院折騰了一圈,他選擇了放棄,決定把最后的時間留給家人朋友,去旅游,走到哪算哪。
但如今10年過去,他病好了,還做著生意。那么他究竟經歷了什么?
“慢了半年”
2014年7月,一次吹空調后,他突然開始疼。后來,又喝了酒,疼得更重了。為此,他找到了大夫針灸,但沒有任何改善。大夫就提醒他去做個磁共振。
呂師傅一查,發現“右側顳頂部、鼻咽部異常占位”。當即,他趕到北京,待了一個月,協和、天壇、301醫院、腫瘤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等都看了個遍,專家都說:“不治的話,快了3個月,慢了半年!”
怎么治呢?有的醫院說,只治鼻咽部不治頭部,有的只治腦子不治鼻咽部,有的說先治一樣再治另一樣。
呂師傅原本是想做開顱手術的,約好了時間。可術前,他突然放棄了手術。因為術前醫生告知了手術風險:“BM(腦轉移瘤)肯定沒問題。就是腦袋不好說,第一個不知道是良性還是惡性?第二個不知道(腫瘤)長的部位和關鍵部位挨著沒?看你現在好好講話,我給你做完手術,傷著你運動神經了,你不動彈了;或者你大小便失禁了,我傷著你另外的神經了。這都不敢肯定。結合你的病狀,能治療不治療,是未知數,所以要拉開看。也許拉開,不能做了,還要縫上。也許取了,就是惡性的,取不凈。”
放棄手術
呂師傅不愿成為小白鼠,于是就拒絕了。醫生讓他化療,他還是拒絕了。為啥呢?因為有一個比他年輕的朋友,體格比他壯,當初查出肺上有個小結節,早期,結果兩次化療沒做完,人就走了。
也因此,呂師傅放棄了治療,決定去各地走走,走到哪算哪:“與其受這個罪,不如痛痛快快地走。”
11月初,呂師傅進入河南。此時,他的身體已經不太樂觀,因為頻繁吃止疼藥,他吃不進東西也排不出東西,整個人十分難受。當地的朋友就決定帶他試試中藥。
于是,2014年11月10日,呂師傅帶著一大幫人來到了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長。當時,問他,他也不說話,都是他的朋友、家人在一旁作答。
看完了,呂師傅說話了:“我也沒指望您給我看好!我的治療目的很簡單,您給我想辦法上下通氣,我臨走之前少受點罪。”
“你還年輕呢,不要那么悲觀,你先吃藥試試。”袁希福開導她。
喝中藥第四天,呂權武在開封,上午臨近吃飯,女兒突然說:“爸,你今天這一上午沒吃止疼藥,咋沒疼。”
呂權武反應過來了:“有門,起碼不用連續吃止疼藥了。”
堅持抗癌
11月18日,喝完中藥,呂師傅來到希福醫院復診,然后和家人拎著大包小包的中藥回到了張家口。繼續喝中藥后,他疼痛慢慢減輕消失了,慢慢恢復到了生病之前的狀態。2015年8月19日,呂師傅到當地251醫院做了個顱腦MRI:鼻炎占位較前縮小,腦膜占位考慮轉移(2014年已查出),對比2014年8月25日,右側頂葉增大。
喝了13個月中藥復查,他的鼻咽部占位消失。此后,他就進入了春秋兩季鞏固服用中藥階段,腦部病灶慢慢鈣化了。
2016年4月11日,北京的專家到河北會診,呂師傅也去看了看。專家看著他的片子,斟酌道:“你鼻咽部可是很厲害,得抓緊看啊,要不轉癌呢。還有,你頭部是不是受過外傷?有明顯的鈣化組織。”
呂師傅這才說出實情。這之后,他慢慢開始工作了,生活也回歸了正常。
2018年12月4日,呂師傅到希福醫院鞏固用藥,說最近這段時間應酬喝酒多。袁希福院長還叮囑他:要禁酒!
2024年11月7日,呂師傅參加了“鄭州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暨2024龍年中國行北京站”公益活動,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康復經歷與經驗:“……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不管你得了什么病,第一相信科學。自己的心態要好,吃藥管不管用,我相信自己是最有感受的。當有了感覺,起效了,就一定要堅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