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是1982年第一批公布的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而且排名在北京和承德之后,位居第三位,可見其地位之獨特,大同之所以有如此份量,與這座城市顯赫的歷史有關,也與滿城的古建文物有重要的關系,但大同古城自2008年改造啟動以來,始終伴隨著激烈的爭議,有人認為是成功的典范,也有人認為是建了很多假古董,大同古城改造是失敗還是成功呢 ?
大同古城歷史悠久。公元398年,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大同),開始修筑規模宏大的城池,鼎盛時期人口超百萬,到了明初期,大將徐達對遼金舊城進行增筑,現存的大同古城城池就是徐達增筑后的新城,呈方形,東西長1.8公里,南北長1.82公里,周長7.24公里,城墻高大雄偉,堅固險峻,布防嚴密,在歷次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中國古代軍事建筑史上頗具特色的重鎮名城,一直享有“巍然重鎮”“北方鎖鑰”之譽。
大同歷史上每10年遭受一輪破壞。大同因煤炭而繁榮,隨之而來的城市擴張,也讓古城風貌遭到嚴重破壞,有人總結說大同古城幾乎每10年就遭受一輪破壞。上世紀50年代,大同以妨礙交通之名,拆除了城中心的四牌樓、海會殿和鐘樓;六十年代又拆了南城門樓和甕城的文昌閣;1979年,全城唯一幸存的南城門洞和登城馬道亦被拆除;到了90年代,在全國性的舊城改造沖擊下,大同7.34公里長的古城城墻,被拆了近半,成了殘垣斷壁,城內四合院民居也被大量拆除,古城被工廠、棚戶區包圍,大量古建消失,歷史建筑僅存不足30%,護城河淪為排污溝。
大同被授予國家文化名城的時間是1982年,有專家認為,大同入選首批名單,歷史上的因素是次要的,主要是當時的大同還保存有完整的歷史街區,如果推遲頒布時間,大同能不能上榜真還是一個未知數。
新世紀后開始的爭議性重建。2008-2013這五年時間里,大同古城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按明代規制修復7.24公里城墻及甕城,拆遷了數百萬平方米的舊建筑,涉及4萬多戶居民,耗資超500億元,新建仿古建筑 230萬平方米,復建了代王府、太平樓等消失古建47處,修復華嚴寺、善化寺等現存文物 89處,整體風貌為青磚灰瓦的仿明清風貌,文物完好率由32%提高到89%,但改造的爭議也隨之而來。
大同大拆大建,拆真建假。最大的非議當然是拆真建假,古城改造中,拆除了大量民居和古街巷,超過三分之一的街巷被徹底拆除,包括明代四合院、傳統民居等歷史建筑,改造后,仿古建筑泛濫、古城博物館化、原住民減少、煙火氣消失,古城成了一個景區;其次是強制搬遷引發矛盾,部分商業街區空置后續運營困難,回報周期長,負債率高。
大同古城墻是修復還是重建?大同古城墻是大同古城的形象,也備受關注,從目前看到的城墻的確很新,給人新建的印象,其實修復過程中采用了“包磚修復”方式,將殘存土墻用現代磚包裹,支持者認為此舉恢復了防御功能,反對者則質疑其真實性,認為應保留歷史痕跡。
住建部的通報批評震動了大同。2019年3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對大同、洛陽、韓城等五個城市進行通報批評,稱這些城市歷史文化遺存遭到嚴重破壞,歷史文化價值受到嚴重影響,其中大同的問題是在古城的歷史文化街區內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其中就包括代王府。
代王府為明代建筑,清代已毀,重建的代王府被當地媒體稱之為“小故宮。為重建代王府,三條街巷被拆除,導致歷史街區的連續性和真實性遭到破壞,代王府重建項目被住建部批評為“拆真建假”,專家認為以明清風格重建矮化了北魏都城的歷史價值。
大同仿古建筑的確太多了。當時正在拆建中的大同古城來了個急剎車,重建項目停工整頓,相關部門給大同古城三年的整改期,如今十年過去了,古城改造已經接近完成,小編去年自駕去山西深度游,在大同住了幾天,云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懸空寺等重量級古建文物令人嘆為觀止,但總的印象是仿古建筑太多了,巍峨氣勢有了,古韻和煙火氣沒了,和其它新建的古城沒啥區別,說大同是國家第一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就單獨從古城來看,打死我都不信。
大同古城改造矮化了大同的歷史價值。大同過去是北魏都城,這也是大同跟北京、洛陽、南京這些古都一起成為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原因,一個北魏都城 ,把自己定位成明清古城,全城到處都是明清風格建筑和仿古商業街、四合院群落取代了原有的下寺坡街等歷史街區,不符合歷史風貌,這種表面復古實則割裂歷史文脈的做法,矮化了大同的歷史價值。
大同古城大拆大建的功與過。大同的舊城改造總投資約500億,雖然大拆大建招致批評和非議,但這種改造也是在舊城迫切需要改造的形勢下進行的,有一定的歷史必然,實際操作最大的問題是“拆真建假”,破壞了古城的原有風貌,但也不可否認的是改造了城市,讓數萬居民遷入新小區,居住條件有一定的提升,交通得到了優化,讓華嚴寺、善化寺等遼金古剎得到修繕,讓代王府、鐘樓、鼓樓等瀕臨消失或已經消失的古建“復活”,讓大同古城的文化符號被強化,塑造了大同的旅游新形象,去年大同接待游客超4000萬人次,旅游收入近400億。
大同經歷了從北魏都城到現代文旅名城的嬗變,作為北魏都城,遼、金陪都,云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懸空寺給人以文化和美的享受,但仿古街區的同質化帶來的審美性疲勞也讓人頗感遺憾,對此你怎么看,歡迎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