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國中將里,號稱“皮老虎”的皮定均是一位個性鮮明的指揮員。
抗戰爆發后,紅軍第四方面軍4、31軍等部整編為八路軍129師,原教導師第2團團長的皮定均,被劉伯承調至師屬隨營學校擔任1營營長,因為訓練有方,一營在體育競賽中拿到了一面紅旗,后來他被劉伯承提為特務團團長。
【皮定均】
新官上任沒多久,劉伯承就接到了皮定均的一項特別請求:要槍斃手下的警衛連長。
八路軍剛組建兩年,本來就缺乏中下級的干部來領導戰士,槍決自己人更是罕見。皮定均為何要槍斃警衛連長?
原來,皮定均是認定此人“怕死”。1939年的一天,皮定均從情報中得知,日偽軍的一個“掃蕩”中隊準備進山,從太行根據地的山谷里經過。為了吃掉這群肥肉,皮定均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趴在地圖上琢磨了一整天,想出個“口袋戰法”。日偽軍經過的此處山谷前后連接,相距200米,他準備在把團指揮所部署在后山頭,警衛連部署在前山頭。在警衛連陣地前方,是一道小溝。兩側山脊的背后,埋伏著團主力。皮定均的“口袋戰術”是:等日偽軍鉆進山谷后,先讓警衛連原地阻擊,兩側伏兵聽見警衛連的槍聲,馬上投入戰斗。另外一個連迅速切斷山谷的出口,將這股敵人圍在山谷里。
如果計劃準確實施,這對特務團來說,將會是一場大勝仗。可皮定均千算萬算,最后還是栽在了“用人”這一條上。
【八路軍重機槍陣地】
到了作戰當天,日偽軍也確如皮定均所想,鉆進了口袋陣。戰斗將打響之際,皮定均留在指揮所里等著,準備臨場指揮。剛要下令,偵察員突然跑進團部報告,稱日偽軍已經上來了。
皮定均下令,讓警衛連準備戰斗。
可偵察員卻說:“團長,日軍已越過警衛連陣地,直奔山頭來了,馬上就到跟前了!”一聽這話,皮定均愣住了。槍聲未響,敵人怎么就要殺到指揮所了?他舉起望遠鏡一看,果然如偵察員所說。日偽軍正前赴后繼地躍過警衛連的陣地,在日軍軍官的怒喝下,直奔山頭的指揮所。
皮定均大為不解:警衛連去哪了?為何沒按命令開火阻擊?他沒來得及多想,馬上下令全團撤出,籌備多時的伏擊戰,就這樣功虧一簣。好在部隊及時地撤了出來,沒有傷亡。撤出者之中,當然也包括擅離職守的警衛連長。
在后來的調查中,皮定均才知道,這個警衛連長是個從北平來太行山,投奔部隊的青年,是個高材生。因為過去從事地下工作有功,所以一進129師就被當了連長。學歷雖高,但根本沒打過仗,就連槍也沒放過幾次,更別提指揮作戰了。當日偽軍氣勢洶洶地殺來時,這個連長忘記了任務,一緊張全亂了套。本來想喊“打”,可情急之下居然下了撤退令,帶著隊伍提前撤出了戰斗。等他反應過來時,已經鑄成大錯。
皮定均了解完情況后,下令:“臨陣脫逃,槍斃!”隨即,將這份報告呈給了劉伯承。
【劉伯承】
【抗戰時期的皮定均,攝于太行山林縣上莊】
劉伯承收到報告,叫來皮定均,見面就說:“你要槍斃這個連長?”皮定均說,此人怯戰,臨戰脫逃,必須嚴懲。
讓他意外的是,劉伯承沒有回答,而是問他:“你當了幾年兵?”“10年。”
劉伯承又問:“那你是一當兵就會打仗嗎?”皮定均沒想到師長會這么問,愣了一會,才答道:“他這是臨陣脫逃嘛!”
劉伯承告訴皮定均:給他下這個結論,為時尚早。畢竟這個連長是第一次打仗,有畏戰心理是可以理解的,既不能說是怕死,也不能說是臨陣脫逃。只要讓他鍛煉幾次,有了戰斗經驗就好。像他這種知識青年,不惜跋山涉水、連續穿過幾條封鎖線來到根據地參軍,怎么能輕易說他人怕死呢?
隨后,劉伯承又以徐向前的經歷告訴皮定均:當初,徐向前前往大別山發起革命,組建一個農軍師,同樣是第一次作戰打伏擊,蔣軍的槍炮一響,那些農民馬上丟下槍就跑了,全然不顧徐向前。后來,紅軍在大別山建起了根據地,讓那些農民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重新集結起來訓練,再也沒有發生潰散的事情。
最后,劉伯承語重心長地告訴皮定均:“部隊需要知識分子,需要成百上千的知識青年,這樣的隊伍才有未來、希望,而不是說隨便槍斃。”
聽了師長這一番話,皮定均取走了桌上的報告。這個警衛連長最終受到處分,以士兵身份予以鍛煉。至于皮定均自己,既消了氣,也得出了一條經驗:作為一名指揮員,絕對不能意氣用事。在跟參謀長高體乾的交談中,他說:“這事讓我看到了與師長在水平上的差距呢。”、此后,皮定均指揮和管理部隊越來越步步周全縝密,最終成為名揚全軍的“皮老虎”,打出了“皮旅”的威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