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84年7月12日上午,云南紅河州文山州政府接到昆明軍區司令張铚秀的一條緊急求援令后,下令所有企事業單位及社會車輛能運送炮彈的都去運送炮彈。
一輛車被攔下,司機師傅二話沒說就卸貨,朝著軍火庫的方向跑去。
可是司機師傅車里全是生豬,為了運送炮彈,司機師傅只得將豬趕下車然后任由豬到處跑。
此時,還有許許多多和他一樣的車也在朝軍火庫方向奔去,司機師傅們此時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將炮彈趕緊運到前線去。
這些司機師傅緊急運送的炮彈便是為前線打擊入侵老山地區的18000越南軍隊的前線戰士們運送的,他們只希望戰爭早一些勝利,老山地區早日恢復往日的和平,中國的領土不再受到侵犯。
我軍收復老山
對越自衛反擊戰勝利后,越軍依舊在我國邊境地區不斷制造事端。
越軍部隊
尤其是位于云南紅河州文山州的老山地區,越軍的破壞活動尤其猖獗,駐守在該地區的我昆明軍區一再對其進行警告,但都置若罔聞,是時候該打擊一下越軍的囂張氣焰了。
1984年以后越軍在我老山主峰、松毛嶺、者陰山、八里河東地區加強了防御,挖了很多的戰壕,還修筑了很多鋼筋混凝土工事,甚至還在外圍布滿了鐵絲網,還派了四個梯隊的部隊隨時準備與我軍開戰。
鑒于這樣的形勢中央軍委決定和越南開戰,并命令昆明軍區迅速行動,接到指令后昆明軍區黨委連續召開8次會議商討具體戰術,最后決定派昆明軍區118團進攻老山主峰,119團進攻松毛嶺。
為了給118團、119團進攻老山地區開路,中央軍委決定讓昆明軍區14軍40師炮兵團先前往老山地區打頭陣。
經過前期準備,從4月2日開始昆明軍區14師40軍炮兵團同先前就駐扎在硯山縣的第4師炮兵團一起組成了18個炮兵營對越軍實施炮擊。
幾十萬發炮彈如暴雨般落到越軍陣地、指揮所以及倉庫,炮擊整整持續26天,摧毀了越軍四百多個目標,打死了900敵軍,這次炮擊為后續部隊收復老山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4月26日開始,昆明軍區118團、119團在炮兵的掩護下秘密潛入老山地區,按照先前的戰略部署,118團和119團開始了各自的任務。
為了更好地攻打老山主峰,118團又被分成三個營,其中一營負責穿插,二營三營負責突擊。
4月27日夜幕降臨后負責穿插的一營開始行動,老山地區山高坡陡,他們既要注意老山山勢的陡峭,又要注意不要踩到敵人的防線,他們的任務很是艱難。
在穿插的過程中還沒有等到敵人的襲擊就不斷地有戰士摔跤,多次摔跤后我軍穿插的計劃就被暴露,之后越軍朝一營猛烈攻擊,一營就這樣被打散了。
打散之后的一營就自發組成小隊作戰,哪里有敵人他們就往哪里打,在付出巨大傷亡代價后一營完成了穿插任務。
4月28日凌晨,隨著炮兵團團長呂正剛的一聲“開炮”,我炮兵團的炮火接連不斷地朝越軍陣地進攻,老山拔點作戰打響。
就在我炮兵團不斷發起炮擊的同時,越軍也在進行反擊,我炮兵團的炮擊結束,118團二營、三營就開始了突擊行動。
經過7個小時的戰斗118團攻下了老山主峰,完成了預定目標。
與此同時,119團攻打松毛嶺的任務也同時在進行,雖然說118團攻下老山主峰為119團攻打松毛嶺打下了基礎,但松毛嶺是越軍的前指,拿下它談何容易。
119團雖然作為老山的左翼部隊對松毛嶺發起進攻,1小時就攻下了松毛嶺,但代價也是巨大的,119團8個連隊同時投入戰斗,其中一個連隊的連長負傷了都不下火線,就這樣我軍才攻下松毛嶺。
4月30日后118團、119團又向那拉地區發起進攻,經過三天的戰斗我軍收復了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地區。
收復老山之后,我軍加強了防御,但在6月11日,越軍又對老山以及八里河東地區進行反撲,但都被我軍擊退。
7?12大戰打響
多次攻打老山、多次被我軍擊退后,越軍想占領老山的心并沒有死,為了重新奪回老山,越軍開始深刻總結經驗教訓。
他們認為導致失敗的原因第一是部隊不夠精良,武器不夠先進,第二是他們不應該直接反擊整個老山地區,因為有中方軍隊的嚴密防守。
于是在第二次北光會議后有人提出在老山主峰附近有一個叫松毛嶺的地方,比較容易進攻,不如先攻下松毛嶺,然后沿著松毛嶺向老山主峰進攻,最終奪回老山。
大家都表示贊同,但由于前面多次進攻老山都被中國軍方擊退,為了保證萬無一失,越南人民軍副總參謀長黎玉賢參與督戰。
越南這次的行動稱作“北光計劃”,他們想步兵、炮兵、特工團并用,并趁夜晚偷偷潛入老山,總共18000人的規模,并對我軍陣地發起大規模的進攻。
越軍以為他們的準備萬無一失,但沒有想到我昆明軍區一直都在關注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為了應對越軍隨時都有可能的進攻,我昆明軍區也在加緊準備,駐守在老山地區的14軍接到上級命令后立即讓各兵種在5天內完成后勤保障。
正在雙方為戰斗做準備時整個老山出現了幾個月來從沒有過的異常平靜,我昆明軍區絲毫不敢怠慢,只要越軍想攻打老山之心不死,一場大戰、惡戰遲早都會來臨。
果然在7月11日晚十一點五十分,我軍電臺收到一條越軍的情報,大意是越軍準備進入陣地。
14軍前指立即準確判斷出越軍要準備軍事行動了,于是立即下令各部隊兵種加強戒備。
但同時由于我昆明軍區早就知道越軍會潛入老山,于是在越軍前往老山的路上早就埋好了地雷,7月12日凌晨一點,14軍前沿部隊聽到了此起彼伏的地雷聲,立即將情報通知給14軍前指。
前指立即下令40師炮兵各就各位,準備開炮。并向越軍可能進犯的清水河口岸設防。
在我軍的多次炮擊下,越軍依然向松毛嶺上各個高地發起進攻,由于越軍主要采用偷襲的辦法,我軍基本上只要看到有越軍偷襲就會立即進行還擊。
在這樣的情況下駐守在松毛嶺的119團,在團長張又俠的帶領下多次與越軍的兩個主力團進行正面交鋒。
7月12日凌晨,天剛蒙蒙亮,119團3排代理排長李海欣就發現了陣地的異常。
片刻后,只見越軍正快速向142高地襲來,李海欣率戰士們迅速投入戰斗,但由于炮火不足,暫時敗下陣來。
后來通過軍車運輸以及40師其他部隊的火力支援,142高地又被重新奪回。
與此同時老山地區的所有炮群迅速向越軍的后續梯隊開火,越軍后續梯隊還沒有進入我軍的防火墻,就倒下了。
在我軍炮兵的猛烈攻擊下越軍整整一個上午都沒有進入我軍防火墻的范圍。
由于雙方的戰火實在太過激烈,到了中午40師炮兵團一萬多發炮彈全部打光,越軍那邊炮彈也幾乎打光了,戰爭進入了膠著狀態,此時誰的武器支援先到,誰就能搶占先機并最終取勝。
緊急馳援
前線告急,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昆明軍區司令員張铚秀遂向云南紅河州文山州政府緊急尋求支援。
昆明軍區的軍車只有200輛,它運送的炮彈數量有限,而且一來一回要很長時間,這樣的運輸速度無法保證炮彈快速有效地送達,而我軍方面已經撐不了幾個小時了。
張铚秀司令是希望政府能夠調集民用車輛來運送炮彈,因為如果不及時運送炮彈,戰士們的生命都會有危險。
張铚秀
紅河州、文山州政府接到命令后,立即采取行動,一邊廣播動員社會車輛為前線的戰士運送炮彈,一邊打電話動員機關企事業單位將能騰出來的車都騰出來運炮彈。
歷史上我國取得的很多場戰爭的勝利,都是軍民齊心協力的結果,這次同樣不例外。
接到政府命令后,各單位以及各路群眾都迅速行動起來,大街小巷的司機師傅凡是聽說要給前線的戰士們運送炮彈都二話不說問明方向后就開始飛奔。
一些貨車司機本來是要運貨的,也都將貨物就地卸掉,趕去運送炮彈,那場面真是令人動容。
一名生豬販子為了運送炮彈,將生豬趕下車,直接朝運送炮彈的方向疾馳而去。
一名運送云南三七的貨車司機,為了給前線的戰士運送炮彈,直接將三七倒在地上,那一車云南三七是名貴中藥,價值三四萬,如果司機運送一車三七也是可以大賺一筆。
但是為了運送炮彈,司機舍棄了大賺一筆的機會。
或許覺得車還不夠,當地政府又攔住了一輛運送冷鮮肉的冷藏車,這位司機一聽說是運送炮彈,直接將肉卸下,朝軍火庫的方向奔去。
一時間幾乎所有的車都朝著燕子洞軍火庫奔去,去往燕子洞的路之前本沒有這么多車,但因為要緊急給前線戰士送炮彈才突然多出了這么多的車。
車多就容易造成堵車和擁擠,但是因為這些車是要為前線戰士運送炮彈的,在這么神圣莊嚴的任務面前,車輛間不僅沒有擁擠,還非常有秩序。
按照軍方規定,任何運送車輛到達指定地點后必須由軍方人員將炮彈最終送往炮兵陣地,但由于車輛太多,炮彈太多,軍方人員累得筋疲力盡。
看到這樣的情形,一些司機請求軍方人員說:
“你們這樣太辛苦,也搬不完呀,讓我們來幫你們把炮彈運往陣地吧。”
“我們不怕危險,為了保家衛國,這點危險不要緊,不能耽誤前線戰士打仗。”司機師傅們說。
見拗不過司機師傅,軍方最終同意司機師傅們跟著前面的軍車運送炮彈,而那些沒有排到隊的司機們,也自發進行炮彈裝車,還指揮后面的車輛。
就這樣在軍隊和司機師傅的共同努力下炮彈于下午1點終于運到前線,運送的炮彈大約有6個基數。
炮彈運到后,我119團3排繼續集中火力猛攻,其他部隊也做好配合,經過幾個小時的戰斗最終我軍拿下了老山,越軍大敗。
越軍大敗
越軍戰敗后越南人民軍副總參謀長黎玉賢,怎么都不會想到,花這么大的代價準備,本以為會萬無一失的,結果被中國解放軍打得元氣大傷。
看著自己國家的軍隊成片成片地倒下,黎玉賢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
這次大戰勝利的消息不久后傳到了中央,葉劍英元帥看到照片后震驚了,然后說:
“淮海戰役還沒有見過這么多的敵人尸體,這一仗比淮海戰役還慘嘍。”
此后,我軍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通知越南方面前來善后。
這次大戰后越軍雖然元氣大傷,但他們還是不死心,對老山地區大大小小的進攻還是沒有停止,我軍為徹底斷了越軍攻占老山,侵犯中國領土的想法,又進行了為期五年的輪戰。
之后越南政府又重新向中國示好,直到1993年以后老山地區才作為普通邊界執行邊界守衛任務。
7?12大戰打出了我軍的軍威,也打碎了越南的侵略擴張美夢,但在這場戰斗中我軍也付出了很多代價。
都說中國軍隊在戰場上總是會創造很多奇跡,但這些奇跡的創造也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同努力的結果。
對于這場戰斗,我們既要記住在戰場上拼殺的戰士們,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廣大運送炮彈的司機師傅們,以及默默提供幫助的群眾。
參考資料:
老山精神歷史邏輯論析——文山學院學報,2021年第5期。
http://qikan.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00002FUG4J387JP0MNDO4JP1MB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