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27日,天還沒亮,朝鮮半島的夏天已經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中國人民志愿軍第58師的士兵們一個個累得精疲力盡,正沿著坑坑洼洼的山路往北走。
連續多日的激戰讓這支英雄部隊減員嚴重,大家腳上的布鞋都磨破了,好多人只能用草繩把裂開的鞋底捆在腳上,一瘸一拐地往前走。
突然走在最前面的偵察兵猛地停住了,山谷那邊傳來一陣轟隆隆的響聲,里面還夾雜著英語的喊叫和坦克履帶碾過地面的聲音。
師長黃朝天拿著望遠鏡的手有點發抖。透過早上的霧氣,他看到華川那窄窄的山谷里,美軍的裝甲隊伍正壓過來,M4謝爾曼坦克和?長長的車隊卷起一大片黃土。
作戰參謀在地圖上點了點位置:這兒離志愿軍往北撤必須經過的路只有15公里遠,可地圖上標的那些“友軍防守的地方”早就沒了蹤影。
師長,咱們的任務是往北撤??!參謀長話還沒說完,一發美國造的105毫米炮彈突然在左邊山腰炸開。黃朝天抹了把臉上的土,抬頭看見美軍前鋒的偵察兵已經占領了500米外的小山頭。
這支號稱“特遣隊”的隊伍,是陸戰1師和第7步兵師湊起來的2萬多人?。
還帶著200多輛坦克和成排的重炮。可現在58師滿打滿算只剩7000號人,手里能打的只有步槍和幾門小迫擊炮。
但讓指揮所里一下變得靜悄悄的:是電臺收到的那個最新消息:志愿軍的第9兵團和第3兵團的主力部隊,正在離華川北面40公里的地方重新布置防線。
而且那里還有好幾萬受傷的士兵,他們現急需一條能安全撤走的路線。如果讓美軍輕易地打下華川,那東線戰場的部隊將面臨全線崩潰。
當黃朝天師長抓起話筒喊道:“接兵團部”時卻發現所有通訊線路早已中斷。作戰參謀打開行軍記錄本,按照原來的計劃,旁邊60軍180師的兄弟們此時應該是守在這里的。
但很明顯這支部隊在美軍的“撕裂者行動”里被沖散了。山谷里坦克的聲音越來越響,美軍的偵察機也開始在頭頂開始盤旋,事態已發展的越來越嚴重,黃朝天扯開領口把地圖鋪開!
這位32歲的江西老表參加過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此刻卻在朝鮮戰場面臨人生最殘酷的抉擇:是執行命令繼續北撤,還是用僅有的傷殘部隊拖住10倍于自己的強敵?
黃朝天師長指著地圖上那個水庫藍色標記說道:看見這個水庫沒有?現在他就是我們的百萬雄兵!”把我的命令通知全師,立即占領華川水庫兩側的高地!
這道命令讓指揮所里所有的人都懵了。按照戰場的紀律,自作主張改變作戰計劃是會面臨嚴厲處分的,更不要說以疲憊之師對抗敵人兵強馬壯的機械化兵團。
偵察兵迅速帶回了重要情報:華川水庫的大壩有32米高,里面存了足足3.6億立方米的水,這個水庫負責著北漢江一帶的灌溉。
更幸運的是,水庫的控制閘門的房間居然沒有被美軍占領。黃朝天馬上調派了工兵連去突襲那個控制室,同時讓173團在壩上裝好炸藥,這不是要跟敵人拼個魚死網破,而是利用水庫的大水來攻打敵人的計劃。
5月28日一大早,當美國第7師的第32團順著水庫下面的路往前走時,志愿軍突然把一些閘門給炸。突然間3米高的大水帶著被沖斷的樹嘩啦啦地沖了下來,正在過河的美國工兵隊伍一下就被水沖跑了,還有20多輛大卡車就像小玩具一樣在水里翻來翻去。
美軍自己的歷史記錄里寫著:“這突然來的洪水把我們的進攻計劃全打亂了,我們只能停下來等了12個小時,讓工兵們去搭橋。”
在這寶貴的半天時間里,58師的戰士們創造了改造戰場奇跡。他們把反斜面戰術用得出神入化:在主峰后面挖了很多孔洞,把迫擊炮放在斜坡背面,正面只留了幾個觀察敵情的哨所。
當美軍的飛機轟炸時,志愿軍戰士們就躲進洞里,等敵人步兵沖上來時,他們又突然從旁邊殺出來和敵人近距離格斗。
5月29日,美軍終于反應過來,他們開始瘋狂地反擊。海軍陸戰隊第1師派出了50多架飛機,對水庫周圍進行了密密麻麻的轟炸,連山頭上的松樹都被燒成了黑炭。
在濃煙的掩護下,172團3連的指導員趙寶成帶著戰士們在滾燙的山上爬著前進,他們用布條擰成繩子,把重機槍吊到了陡峭的鷹嘴崖上。
這個精心選好的機槍位置,正好掐住了美軍裝甲車隊的要害。當美軍的坦克想要通過那條窄窄的鷹嘴崖路時,3挺大威力的重機槍突然從上面150米的地方打響了,火紅的子彈就像鐵鞭子一樣,狠狠地打在坦克薄弱的車頂上。
20分鐘就有7輛M4坦克被打得冒起了黑煙,后面的車隊在彎路上擠得亂糟糟的,結果都成了志愿軍迫擊炮的容易打中的目標。
天黑以后,更殘酷的白刃戰打響了。美軍的隨軍記者寫道:中國士兵就像從彈坑里冒出來的幽靈一樣,夜戰好像對他們一點影響都沒有。
這是因為58師想出了一個奇妙的“燈籠戰法”:每個班都準備了一個包著紅布的手電筒,沖鋒的時候突然打開讓美軍混亂中瞎打,等他們的位置暴露后,突擊隊馬上沖向敵人的火力點。
打到第3天的時候,58師的戰士們已經有超過40%的傷亡,最激烈的584高地竟然來回換了19次。但是黃朝天手里一直留著一個最厲害的大招:就是水庫的大壩。
5月30日早,當美軍搬來了大口徑的重炮準備猛攻的時候,志愿軍突然又打開了閘門放水。這次可不是小打小鬧,是把水庫里的水全都放出來了,洪水瞬間就把美軍的炮兵陣地給淹了,1600多發準備好的炮彈都在泥水里報廢了。
就是這招妙棋,給志愿軍主力爭取到了72小時的寶貴時間。第9兵團司令部的戰斗記錄里寫著:華川的硬氣抵抗,讓我們在鐵原平康順利建起了新的防線,還安全轉移了1.2萬多傷員。
戰后統計顯示:58師雖然傷亡了2700多人,但也讓美軍死傷達到了4100多人,還摧毀了敵人87輛坦克和裝甲車。
6月2日,當換防的部隊到達華川時,看到的情景讓所有人動容:戰場上幾乎沒有一具完整的尸體,犧牲的戰士們大多都保持著開槍的姿勢,很多人嘴里還緊緊咬著美軍手雷保險銷。
在最后的指揮部里,參謀們用刺刀在石頭墻上刻下了“人在陣地在”五個大字,旁邊整整齊齊地放著37本染了血的黨員證。
這場被西方軍史界稱為“東方溫泉關”的阻擊戰,徹底扭轉了第5次戰役后期的不利局面。
彭德懷元帥在戰后總結會上特別指出:華川阻擊戰的意義不亞于上甘嶺!黃朝天師長不愧為粟裕的第一號王牌。
那個改變戰局的決斷體現了責任與擔當。真正的指揮官永遠選擇對勝利負責。真正的戰略智慧,往往誕生于敢于逆流而上的瞬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