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取材于權威資料,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演藝圈中,梅艷芳的事業正如日中天。盡管當時美女如云,但容貌平凡的梅艷芳卻殺出重圍,成為了無數青少年心中的偶像。
梅艷芳是當之無愧的舞臺巨星,她是香港人心中永遠的“女兒”。
在樂壇,梅艷芳與譚詠麟、張國榮并稱為“兩王一后”。舞臺上的她,造型多變,妝容大膽前衛,是名副其實的“百變天后”。
影視劇中的她,又脫下華麗的服裝,卸掉濃妝,先后塑造了很多不同的形象,既有癡情怨女,也有充滿英氣的反串角色。
在當時的香港,梅艷芳在演藝圈的地位舉足輕重。她也十分熱愛自己的事業,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了舞臺,就算死也要死在舞臺上。”
梅艷芳一語成讖,2003年,已經癌癥晚期的梅艷芳,在香港紅磡體育館,連開八場演唱會,她將這場演唱會視為自己最后的告別演出。
同年12月30日,演唱會結束后不久,一代巨星梅艷芳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年僅40歲。直到逝世前,她留給外界都是堅強、面帶微笑的形象。
梅艷芳逝世后,來自世界各地的歌迷齊聚香港,參加吊唁。許多演藝界人士紛紛到場,送別她最后一程。香港的街道兩側站滿了廣大市民和歌迷。
在眾多香港人心中,她就是備受疼愛的香港女兒。梅艷芳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響力,除了她的音樂、影視作品廣受歡迎外,她本人的人格魅力,尤其是“寧可天下人負我,我絕不會負天下人”的真誠,令她穩坐香港演藝界“大姐大”的位置。
1963年10月10日,梅艷芳出生在香港,因父親早逝,她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在家中排行老幺。一家人的生活開銷全要依靠母親經營的歌舞團來維持生計。
盡管家境窘迫,但梅艷芳也因為從小受到歌舞團影響,4歲半時,她就開始“走臺”唱歌。1982年,年僅19歲的梅艷芳參加了第一屆香港新秀歌唱大賽并奪得冠軍,一炮而紅。
20歲這一年,梅艷芳發行專輯《赤色梅艷芳》,大獲成功,賣出了20萬張。此后,她開啟了香港歌壇領袖的生涯。
梅艷芳之后的唱片中,不斷轉變形象,有時候大膽性感,豪放不羈,有時又是溫文爾雅的淑女。
在《似水流年》這張唱片中,她更是身穿長西裝、長大褂,以中性形象示人,一度引起外界青年模仿。
當時的香港正處于大發展時期,需要一個代表著前衛精神的靈魂人物,毫無疑問,梅艷芳就是這個代表人物。
梅艷芳的出現,打破了當時民歌小調占主流的風氣,新潮、大膽的勁歌熱舞開始在香港流行起來。
與此同時,梅艷芳講究舞臺演繹和造型一事,也改變了過去女歌星一臉清純上臺的慣例。“百變梅艷芳”的稱號由此誕生。
在歌壇一枝獨秀的梅艷芳,相比之下,在影視作品中的表現看起來有些波瀾不驚。
1988年,梅艷芳憑借在《胭脂扣》中精彩表演,斬獲第23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此后,她接演了多部電影作品,在大熒幕中以不同的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
盡管演繹了很多不同的角色,但梅艷芳卻曾直言:“我喜歡的角色寥寥無幾。”
梅艷芳為人豪爽、仗義,這樣的性格讓她結交了很多朋友。在娛樂圈闖蕩二十多年,她還很重視提攜后輩,毫無保留地向他們提供幫助。
2001年12月27日,梅艷芳成為香港演藝人協會首位女會長。
在忙于演藝事業的同時,梅艷芳還積極投身于慈善事業,參加各種慈善晚會和活動,身體力行地籌集善款,資助貧困老人、兒童等。
2003年8月,香港媒體爭相報道梅艷芳患上重病的消息,引發外界種種猜測。同年9月,梅艷芳打破沉默,證實自己被確診為子宮頸癌。但她同時當眾表態:
“我一定要戰勝病魔,我從來沒有害怕過,我一定會打贏這場仗。你們等著吧。”
遺憾的是,梅艷芳最終還是倒在了病痛的折磨之下。但同年11月,她強撐病體,出現在演唱會現場,向歌迷朋友們努力揮動瘦削的手臂告別。這一幕成為了人們心中永遠的記憶。
梅艷芳逝世前,所有的朋友不約而同紛紛趕來探望她。由于人太多,醫院將一整層都封給了前來探視的人。有些到得晚的就站在樓梯外面,盡管如此,也沒一人離開,都在等待著進入病房探望。
不過,在這么多朋友中,梅艷芳卻早已提前交代了保鏢,我死都不要見那兩個人。而這兩個被保鏢攔在外面的人分別是趙文卓和吳君如。
梅艷芳和吳君如曾是很要好的姐妹。但由于當時梅艷芳已經很有名氣、地位,香港媒體多次報道稱吳君如是為了上位,故意接近梅艷芳的。
在鋪天蓋地的輿論的影響下,吳君如開始疏遠梅艷芳。
但據傳,兩人真正疏離其實是因為電影《愛君如夢》。原本電影的主角是劉德華和吳君如,但制片方考慮到人氣,加之兩人跟梅艷芳都很熟,便邀請梅艷芳參演。
制片方向梅艷芳承諾她和吳君如是雙女主。其實,梅艷芳起初是懷著助演的心情來的,并不在意女主的身份。
但成片出來后,梅艷芳卻發現自己拍攝的很多片段被刪減,而原本是由自己和劉德華合唱主題曲,也變成了吳君如。
影片上映時,梅艷芳沒看完便悄悄離場,也沒有參加慶功宴。媒體紛紛報道梅艷芳遭受友情的背叛。
關于兩人之間的恩怨都是坊間傳聞,關于其中的細節和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直到梅艷芳逝世前,兩人也沒有真正和解。
趙文卓于1992年來到香港拍戲,由于語言不通,沒有親人朋友,他一度難以適應在香港生活和工作。
陰差陽錯下,趙文卓結識了張國榮,張國榮將他當作自己的弟弟一樣對待,提拔他,向他介紹各種朋友。
在張國榮的介紹下,張文卓認識了梅艷芳,并應邀成為了她的健身教練。此后,兩人在頻繁地接觸下走到了一起。
這段戀情曝光后,圍繞兩人的種種報道層出不窮。有人質疑趙文卓是想借梅艷芳上位,也有人諷刺梅艷芳“老牛吃嫩草”。
盡管外界有各種質疑的聲音,但兩人對這段感情卻更加珍視和堅定。他們甚至已經互相見了家長。
但是,就在外界以為兩人終于要修成正果時,他們卻因一場誤會分手了。至于誤會究竟是什么,外界曾有過各種猜測,但兩人始終沒有透露過。
他們之間的愛情雖然走到了盡頭,但兩人之間的感情早已超越了這種世俗的情愛。在梅艷芳舉行的最后一場演唱會上,趙文卓還曾手捧鮮花到場支持,兩人見面后緊緊相擁。
梅艷芳臨終前,之所以不愿見趙文卓,是因為她想要將自己最美的模樣留在他心中,不愿讓他看到自己狼狽的樣子。
參考資料:讀者2022年1期、中國新聞周刊2004年1期、少男少女2023年5期、時文博覽2009年1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