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陸棄
唐納德·特朗普,這位美國歷史上最具爭議性、最具交易本能的總統,在其第二任期的首次出訪中,再次踏上了他最鐘愛的舞臺——中東海灣。與八年前如出一轍,他再次選擇沙特、阿聯酋、卡塔爾這三大石油王國作為戰略展示的首秀,明面上是強化所謂“同盟關系”,實際上是赤裸裸的地緣政治資源掠奪與個人經濟利益的重啟。這一幕幕,看似風光無限,實則揭示出美國外交的貪婪本質,也再次提醒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美式霸權,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資源富集地區,更不可能帶來所謂“秩序”。
此次訪問的“政治儀式感”早已被特朗普演繹成了一場金錢和利益的交易秀。防務合同、人工智能、能源投資、基礎設施合作,甚至連房地產項目都毫不避諱地被納入其中。而合同金額從6000億美元炒作到1萬億美元,既是特朗普的風格體現,也是他向國內選民“證明政績”的政治手段。這不是外交,這是推銷會,是穿著總統外衣的商人正在以國家之名為自己和其利益集團謀利。
更荒唐的是,特朗普家族企業“特蘭夠集團”將成為此次協議的直接受益者。這種前所未有的國家權力與私人利益深度交織的局面,在任何一個自稱民主法治國家都應當被追問甚至彈劾,但在美國,卻被包裝成“全球戰略”的一部分。面對這種自上而下的腐敗與金權政治,美西方媒體卻出奇地安靜,所謂“新聞自由”在特朗普的皇室待遇前選擇了沉默。
而在沙特獲得的巨大合同背后,還有更險惡的戰略企圖。特朗普急于推動沙特“以阿關系正常化”,妄圖通過一紙“協議”掩蓋加沙地區的人道災難。然而這場持續了兩年的加沙戰爭,已使中東再無和平假象。大量巴勒斯坦平民死傷,基礎設施被夷為平地,聯合國多次譴責以色列軍方暴行,卻始終無法阻止美國對以色列的輸血式支持。特朗普對此不僅無動于衷,反而繼續縱容內塔尼亞胡政權的極端政策,試圖用金錢買來“新亞伯拉罕協議”的表象和資本市場的熱度。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還在沙特推動沙特發展民用核技術。眾所周知,給予其核能力不過是新一輪軍備競賽的引線。而特朗普嘴里的“反伊朗戰略”,不過是繼續借伊朗問題制造恐慌,逼迫中東國家購美軍火的老套路。至于沙特急于獲得F-35戰機、薩德系統等先進裝備,不過是另一場美國軍火商狂歡的開場而已。
而這次出訪最大的笑話,莫過于那架“臨時禮物”的波音747-8。卡塔爾王室送上一架飛機,特朗普厚顏無恥地稱之為“臨時使用”,但誰都明白,這種“禮物外交”背后意味著什么:交易、回報與影響力的深度捆綁。而在國內,美國輿論卻對這件明顯違反“政商分離”原則的事件選擇了低調處理,再次印證了美國精英政治圈對特朗普“無法無天行為”的默認與縱容。
這場海灣三國之行無非是一次華麗的表演:一個老練的資本政客,把總統的身份變成了做生意的護身符,把國家安全議題當作軍火合同的籌碼,把地區和平前景押注在掠奪式投資之上。這樣的美國,已不再是那個宣稱要“領導世界”的燈塔,而是一個在腐敗與撕裂中掙扎的霸主。
特朗普的中東表演注定只是短期熱鬧,難掩其國家機器日漸腐朽的實質。當“總統”淪為“商人”,當“外交”淪為“交易”,當“人權”成為“笑柄”,世界將更加堅定地尋找新的力量中心。而特朗普,以及他背后的美國霸權,將繼續在舊時代的塵埃中追逐幻影,直至被時代淘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