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本來一開始打的時候,大家就預測雙方沒有準備大打,但是看著莫迪的這陣仗,就覺得這次是不是不太一樣了,印度空襲巴基斯坦,就是為了報復一下恐怖襲擊,莫迪可沒準備一勞永逸占領整個克什米爾。另外,印巴雙方的家底也太薄了,這幾天出盡風頭的幾款武器,兩國幾乎全部依賴進口。而現代戰爭對武器彈藥的消耗是驚人的,估計這4天的激烈交火,已經開始動用了兩國的戰略儲備了,再打個幾個月,估計就得像俄烏那樣用人肉填線,用四軸無人機扔手榴彈了,那這仗打得就沒有意義了。有俄烏三年消耗戰的前車之鑒,印巴于是很快就達成了共識:停火!
不過雙方雖然停火了,但印度主動發起大規模空襲,卻被反殺,肯定咽不下這口惡氣。接下來印度估計會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十年買買買,等到覺得自己又行了,就再打一場。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1947年分治后,馬上就因為克什米爾爆發了戰爭,大戰一共打了三次,基本都是印度占上風,最后還把巴基斯坦打解體了,也就是東巴基斯坦變成了孟加拉國。那么印巴為什么一定要爭奪克什米爾呢?除了領土民族宗教因素,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克什米爾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水源地。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境內最重要的河流,其國內90%的耕地依賴印度河水灌溉,該河支撐了巴鐵全國21%的GDP和45%的就業,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印度河流量每減少10%,將導致巴方農業減產15%。而不幸的是,這么一條重要的河流,其關鍵支流的源頭與上游均在印度控制區,等于印度掐住了巴基斯坦的命根子。
有人可能會說了,巴基斯坦軍隊這么強,干脆把克什米爾直接拿下,水資源的問題不就解決了?這個談何容易。
巴基斯坦雖然空軍戰斗力很強,但陸軍相比印度,無論質量還是數量都存在較大劣勢。而克什米爾地區地形崎嶇,后勤補給不易,難以發動大規模地面進攻,所以雙方主要依靠空軍對抗。印巴空軍戰機質量旗鼓相當,印度有數量優勢,巴空軍飛行員的素質更強,所以局部沖突巴基斯坦贏面比較大。但是如果是雙方是打“國戰”,那么巴基斯坦很難抵擋印度陸軍和空軍的聯合進攻,畢竟前幾次印巴戰爭,印度常常直接進攻巴本土,而巴基斯坦本土地形平坦,無險可守,一旦巴基斯坦空軍基地被印度占領,那么巴方的空軍優勢就沒了。可以說,之所以印度沒有下定決心徹底解決巴基斯坦,主要原因就是巴基斯坦有核武器。
印巴是搬不走的鄰居,又都是有核國家,根本不可能通過戰爭徹底讓對方屈服。所以,巴基斯坦就算能夠取得戰術上的勝利,想要徹底決絕兩國的爭端,還是得通過和平的方式。希望巴基斯坦的經濟能夠越來越好吧,只有強大的國力,才是談判桌上最大的底氣,才能在印度河水資源分配上有更大的話語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