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將稱霸南亞,掌控印度洋,作為國家戰略的終極目標。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印度不斷打壓各個南亞國家。面對南亞各國,印度擁有很強的實力,不僅國土面積遼闊,而且人口眾多,超過了14億。
在軍事實力方面,印度還是一個有核國家,即使在整個世界上,印度的綜合實力也是位居前列。不過巴基斯坦并不畏懼印度,本輪印巴沖突爆發以來,巴基斯坦沉重打擊了印度的囂張氣焰,擊落了印度多架戰機。那么印度有14億人口,還有核武器,巴基斯坦為何不怕印度呢?
第一,巴基斯坦人口也不少。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一直維持著很快的增長。1971年是印度人口出生率最高點,達到了5.9,此后印度人口出生率開始下降,但直到現在仍然有2.0左右。據統計,到2060年,印度人口將達到16億。巴基斯坦雖然人口規模不如印度,但也是一個人口大國,巴基斯坦是一個穆斯林國家,人口出生率也比較高,現在人口達到了2.48億。據統計,到2100年,巴基斯坦人口將達到4億。
印度人口眾多,現役部隊規模達到145萬人,陸軍是絕對主力,占總數的86%,超過120萬兵力分布于西部、北部、東部三大戰區。印度海軍擁有6.7萬兵力。印度空軍擁有13.7萬人,第四代戰機占總戰機數量的65%,包括36架陣風、270架蘇-30MKI等先進機型。
巴基斯坦現役兵力64萬人,陸軍占比83%,規模僅為印度的40%。巴基斯坦海軍擁有2.3萬兵力,以近海防御為主,主力為4艘中國造F-22P護衛艦。巴基斯坦空軍擁有7萬人,規模雖小,但通過質量優勢彌補數量劣勢,擁有J-10C、JF-17、F-16等戰機。值得一提的是,巴空軍飛行員年均飛行時長達180小時,超過印軍的150小時。
第二,核平衡。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于1947年,1965年,1971年爆發了三次印巴戰爭。兩國依靠常規武器大打出手,互有勝負。但到了1974年,印度完成了代號為"微笑佛陀"的核試驗,成為了南亞唯一的有核國家。從此之后,巴基斯坦生活在印度的核陰影之下,在多次小規模邊境沖突中被迫讓步。
為了打破印度的核威脅,巴基斯坦決心研發核武器。當時的巴基斯坦總理阿里·布托立下誓言:"即使要吃草,也要造出原子彈"。最終到了1998年5月28日和30日,巴基斯坦在俾路支省查蓋山區進行了六次核試驗,也成為了有核國家。
目前印巴雙方各擁有約160枚核彈頭,形成"相互確保摧毀"的戰略平衡。這種核威懾使得任何全面戰爭都面臨升級為核沖突的風險,有效遏制了印度的常規軍力優勢。巴基斯坦64萬常規軍力對印度145萬現役部隊的差距被核威懾極大抵消。
第三,國際支持。巴基斯坦的綜合國力雖然不如印度,但并非獨自抗衡印度。巴基斯坦擁有很多國際支持。我國和巴基斯坦保持著密切的合作,1962年中印戰爭結束后,中巴關系不斷升溫,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印巴戰爭中,我國都對巴基斯坦進行了援助。
在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現在中巴合作不僅有經濟合作,更包含軍事技術合作。比如在本輪印巴沖突中,巴基斯坦就使用從我國引進的殲10c戰機擊落了印度的陣風戰機。巴基斯坦是一個穆斯林國家,還得到了很多穆斯林國家的支持,沙特阿拉伯每年為巴基斯坦提供大量經濟援助,阿聯酋是巴基斯坦第二大僑匯收入來源國。2019年印巴危機時,伊斯蘭合作組織發聲支持克什米爾自決權。克什米爾大部分人口是穆斯林,支持克什米爾自決權,也就是支持巴基斯坦。綜合這些因素,巴基斯坦并不怕印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