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上海某畫展上,一位中年男子站在人群中,默默地看著墻上的畫。
畫上是一只貓,毛發蓬松,眼神倔強。
他眼圈發紅,輕聲說了句:“青兒,畫得真好。”
這人,是梁天。
他身旁的那位女子,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15歲哭得昏天暗地的少女。她叫梁青,梁左的女兒。
24年了,時光過去,他們的生活早已變了模樣。可有些承諾,一旦說出口,就再也沒變過。
這,就是故事的開頭。
01
要說梁家,真的不是普通人家。
父親范榮康,人民日報副總編,母親諶容,是寫過《人到中年》的大作家。
大哥梁左,北大中文系高材生,才氣逼人,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寫文章、編劇本,樣樣拿得出手。他寫的《虎口遐想》,讓姜昆一炮而紅。他策劃的《我愛我家》,成了中國情景喜劇的開山鼻祖。
那個年代的電視人,最佩服的,不是導演,不是演員,而是梁左。
他的文字,就像是能讓人笑出眼淚的利劍,諷刺得巧,又不扎人心。
梁家的二兒子是梁天。
一個滿臉憨厚、天生幽默的男人,靠《編輯部的故事》《我愛我家》在娛樂圈打下一片天。
最小的是梁歡,北大才女,后也投身影視劇編劇。
這一家人,光是名字放在一起,足夠撐起半個中國文藝圈。
但誰都沒想到,這樣一戶人家,會在2001年經歷一場傾天之禍。
那一年,梁左剛送女兒出國,回家沒多久,就突然去世。
心肌梗塞,沒搶救過來,年僅44歲。
而更讓人震驚的,是隨之爆出的“電腦事件”。
妹妹梁歡的丈夫——英達,把梁左家里唯一值錢的電腦拿走了。
理由是,里面有他倆合作的劇本,他要“保護版權”。
可是,家里人卻在梁左的保險箱里,發現了幾張欠條,加起來幾百萬。
這家曾經風光無限的家庭,一夜之間家徒四壁。
母女倆靠什么活?靠誰活?
梁天看著哭到虛脫的嫂子和侄女,只說了一句:“青兒我來養。”
王朔也站了出來:“我來幫。”
那一刻,沒有煽情的對白,沒有熱血的誓言,但說出的話,全兌現了。
02
梁左這一生,清清白白。他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懂“勢利”兩個字。
為拍戲借的錢,利滾利地堆成了山。
可他還天真地相信:“只要作品好,就能還上。”
但現實沒給他機會。2001年5月的一天,他在床上永遠閉上了眼睛。
妹妹梁歡打來電話,泣不成聲。
英達迅速趕到,卻只做了一件事——搬走電腦。王朔得知后,氣得直拍桌子。
“你把作品抱走,欠條你不認?”
英達卻說:“有我參與的,就該有我的收益。”
王朔一聽就炸了。
“你這是人干的事嗎?人都沒了,錢還那么重要?”
可爭吵歸爭吵,電腦還是不肯還。
王朔一怒之下,把英達告上了法庭,打了一場轟動一時的“電腦官司”。
最終王朔贏了。他請人把梁左電腦里的文字一一整理,出了一本《笑忘書》。
稿費,全交給了梁青做學費。
梁天這邊也沒閑著。拍戲、接廣告、開小吃店,什么賺錢干什么。
攢下來的每一分錢,他都分成兩份,一份給家里,一份打到侄女賬戶。
后來梁青去美國讀碩士,梁天悄悄賣了幾套房子,補齊學費,連家人都沒告訴。
他說:“孩子不能斷學。”
最難的那幾年,梁青沒缺過一頓飯,也沒耽誤過一節課。
可這些,沒人宣傳過,也沒人吹噓。但凡知道這段事的人,心里都有桿秤。
03
梁青,是個爭氣的孩子。她知道叔叔和王朔為自己付出了什么。
大學讀的是英語文學,研究生選的是翻譯方向。
為了練筆,她獨自一人開卡車走遍美國48個州。
白天觀察人和故事,晚上睡在車里記筆記。
她說:“父親用文字活著,我也要。”
2013年,她帶著學位回國。第一件事,就是回家。
梁天接她的時候,沒說一句“你辛苦了”。
只是拍拍她肩膀:“回來了就好。”
王朔也沒說感動的臺詞,只是送她一本重新排版的《笑忘書》:“給你爸爸看的。”
這本書,印著梁左未發表的舊作,梁青看了一夜,眼睛腫了兩天。
后來,王朔帶她去見徐靜蕾,讓她做劇本翻譯。
電影《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里,第一行字幕就是:“翻譯:梁青”。
這,不是王朔給的機會,是她配得上的機會。
再后來,梁青跟堂妹梁小涼合寫了劇本《讓我怎么相信你》。
故事講的是父女之間的誤解與和解。這部戲一上映,觀眾全哭了。
梁天也哭了。他說:“哥哥如果在,該多驕傲。”
有人問:“你到底是更愛女兒,還是侄女?”
梁天說:“我分不清了。”
王朔則在一檔采訪里說:“梁左沒白來一趟。他有個好女兒。”
這話,說得輕,卻重如山。
04
梁青如今是個自由編劇,也是一位畫家。
她的貓系列畫展在上海開幕,叔叔到場剪彩,王朔托人送來鮮花。
有人問她:“你怎么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她只是笑笑:“有人一直撐著我。”
梁天頭發白了不少,眼神卻還是亮的。他很少提當年那些事,怕侄女自責。
他說:“現在她過得好,就行。”
王朔依舊毒舌,但提起梁左,總是沉默。
有人說:“你跟他到底是朋友,還是兄弟?”
他反問:“你覺得呢?”
尾聲
有人說,兄弟不過是說說而已,幾年不聯系就淡了。
可有一種兄弟,是即使陰陽兩隔,也會替你守著家。
梁左走了,王朔和梁天沒讓他的家人吃過一次虧。
梁青也沒辜負他們,用一紙一筆,把父親的世界續寫下去。
這世上最動人的承諾,不是“我會”,而是“我一直在做”。
有些人,早已離開;但有些情,卻活得比人還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