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斯拉和“蔚小理”還在熱搜上廝殺時,吉利汽車已經悄悄干了一件大事——4月新能源滲透率突破54%,相當于每賣兩輛車就有一輛帶電。這可不是靠降價沖量,而是實打實用技術普惠和安全底線,把電動化拉回了老百姓的真實需求。
說實話,傳統車企轉型新能源總被唱衰“船大難掉頭”,但吉利偏偏用燃油車托底、新能源突進的組合拳,打出了教科書級的平衡術。看看銀河系列,單月交付近10萬輛,同比暴漲281%,星艦7 EM-i和E5這些車型直接把混動市場卷出新高度。更狠的是,他們十年砸了2000億研發,搞出GEA原生架構和神盾電池這種硬核技術——穿刺不起火、水泡不漏電,36項測試里23項超國標,安全性能直接對標軍工級。
有人問:為啥吉利新能源能爆賣?答案就倆字:實在。別人吹激光雷達的時候,他們把L2級智駕下放到15萬級市場;新勢力堆配置抬價格,他們用中國星燃油車穩住基本盤,再用銀河L6(參數丨圖片)/L7這種電混車精準收割家用群體。這種“油電雙線作戰”的策略,既避開了激進轉型的風險,又讓消費者用燃油車的錢享受到新能源的體驗。
吉利的54%滲透率證明了一件事:電動車不該是少數人的玩具,而是大眾消費的升級選項。當行業還在爭論“續航焦慮”時,吉利早已用安全和技術普惠重新定義了賽道。不過,面對特斯拉的FSD和華為的智駕方案,吉利下一步得在智能化上再狠砸一波——畢竟,安全是底線,智能才是天花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