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吉利汽車交出了一份足以載入中國汽車工業史的成績單——單月總銷量突破23.4萬輛,同比增長53%,其中新能源車型占比首次超過50%,滲透率高達54%。這一數據不僅標志著吉利從傳統燃油車巨頭成功蛻變為新能源領域的領跑者,更向行業證明:轉型并非口號,而是靠實打實的產品力、技術積累與戰略定力實現的跨越。
回顧吉利的轉型之路,其成功絕非偶然。早在新能源浪潮初起時,吉利便以“多品牌協同+技術深耕”雙輪驅動布局,如今這一戰略已進入爆發期。銀河品牌成為當之無愧的銷量引擎,單月96,632輛的成績同比暴漲281%,旗下銀河星愿、E5、星艦7 EM-i三款車型橫掃細分市場。尤其是星艦7 EM-i,以3.1L的超低油耗重新定義電混SUV的能效標準,而銀河星愿累計17萬輛的銷量更印證了用戶對吉利新能源產品的認可。這種爆款矩陣的打造,背后是吉利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洞察與快速響應能力。
多品牌協同的優勢在極氪和領克身上同樣體現得淋漓盡致。極氪9X作為旗艦SUV,憑借顛覆性的智能座艙和超長續航引發行業熱議;領克900則以“1小時大定破萬”的速度刷新高端新能源市場的紀錄。即便是傳統優勢板塊“中國星”系列,也通過燃油與新能源雙線并進,累計銷量突破150萬輛。這種全品牌、全產品線的均衡發力,讓吉利在激烈競爭中始終占據主動。
技術護城河是吉利轉型的底層支撐。過去十年超2000億元的研發投入,覆蓋了三電系統、智能網聯、底盤架構等核心領域。以智能化為例,吉利并未盲目追逐高階自動駕駛的噱頭,而是聚焦L2級輔助駕駛的功能迭代,通過更精準的車道保持、更流暢的自動泊車等細節打磨用戶體驗。這種務實的技術路線,恰恰契合了主流消費者對“可靠易用”的訴求。
吉利的54%新能源滲透率,不僅是數字的突破,更代表傳統車企轉型范式的確立。當行業還在爭論“燃油與電動誰主沉浮”時,吉利用行動證明:真正的贏家從不做選擇題,而是以技術為矛、產品為盾,在變革中重構競爭規則。2025年的這份成績單,或許只是吉利新能源時代的一個開端——隨著技術紅利持續釋放,其市場天花板遠未觸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