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車企還在為新能源轉型焦慮時,吉利已經用一組炸裂的數據宣告了新時代的來臨——4月總銷量234,112輛,同比增長53%,新能源車型占比高達54%。這意味著,每賣出兩輛吉利汽車,就有一輛是新能源。更令人震撼的是,銀河品牌單月銷量逼近10萬輛,同比增長281%,成為當之無愧的“銷量收割機”。這一成績不僅刷新了行業對傳統車企的認知,更預示著中國汽車市場的格局正在被重新定義。
銀河品牌的爆發絕非偶然。星愿車型累計銷量突破17萬輛,銀河E5連續9個月銷量破萬,而剛剛上市的銀河戰艦系列更是憑借AI智能體和安全技術成為市場焦點。這種持續的熱銷背后,是吉利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洞察和技術創新的厚積薄發。與此同時,極氪和領克的表現同樣亮眼——極氪交付41,316輛,同比增長18.7%,極氪009光輝典藏版以超豪華MPV的定位進一步拓寬市場邊界;領克銷量27,589輛,同比增長47%,旗艦SUV領克900上市1小時大定破萬,展現出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多品牌協同發力,讓吉利的產品矩陣覆蓋了從主流家用市場到高端豪華領域的全維度需求。
技術永遠是吉利最硬的底牌。GEA新能源架構和雷神EM超級電混系統構建了行業領先的技術壁壘,而電池領域的突破更顯戰略眼光。成立“吉曜通行”電池產業集團,推動神盾電池安全系統標準化,甚至開放電池底部安全專利集——吉利正在將電池安全從企業優勢升級為行業標準。籌建全球最大單體安全試驗中心的計劃,更透露出其推動“安全平權”的決心。這種技術共享的姿態,不僅強化了吉利的行業話語權,也為整個新能源產業鏈樹立了標桿。
在銷量與技術狂飆的同時,吉利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同樣值得稱道。單輛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較2020年降低18%,新能源車銷量同比激增92%,達到88.8萬輛。12座綠色工廠和11座無廢工廠的規模,不僅讓吉利成為行業環保標桿,更使其成為唯一入選“無廢企業”的汽車制造商。這些成績證明,吉利早已將ESG理念融入企業基因,而非僅僅停留在營銷層面。這種兼顧商業價值與社會責任的模式,或許正是其能夠持續領跑的關鍵。
從銀河系列的爆款邏輯,到電池技術的開放生態,再到綠色制造的先行實踐,吉利展現出一條清晰的成長路徑——以技術創新驅動產品競爭力,通過垂直整合強化供應鏈掌控力,再以可持續發展提升品牌長期價值。當不少車企還在單一維度上掙扎時,吉利已經用“產品+技術+責任”的三維模式,為中國汽車行業提供了頭部競爭的新范式。4月的銷量數據只是一個開始,真正的行業變革,或許才剛剛拉開帷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