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保珠 通訊員 侯月強
5月14日,在第35個全國助殘日即將到來之際,成武縣特殊教育中心校內操場洋溢著溫暖與關愛。由縣委社會工作部、縣殘聯、縣司法局指導,縣志愿者協會、縣助殘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的“關愛特殊成長?法律守護未來”未成年人保護法律知識講座在此舉行,社會各界愛心力量齊聚,為培智學生送上“法律護盾”與“愛心禮包”。
專業社工牽頭,構建“五社聯動”關愛網絡
活動伊始,縣助殘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協同縣志愿者協會,發揮“樞紐型”社會組織作用,鏈接司法、教育、企業等多方資源。縣志愿者協會會長邵兆乾律師以豐富的實務經驗,為培智學生量身定制法律課堂,通過情景故事解析《未成年人保護法》,將“家庭保護”“社會求助”等抽象概念轉化為“不跟陌生人走”“撥打12355熱線”等具體生存技能,幫助學生建立法律認知。縣助殘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徐海云表示,此次活動是“社區、社會組織、社工、志愿者、社會資源”五社聯動的典型實踐,后續將建立特殊家庭“一人一檔”,推動關愛服務常態化。
志愿力量多元參與,打造沉浸式守護課堂
在互動游戲環節,縣志愿者協會的10余名志愿者化身“安全小衛士”,通過“情景模擬表演”“法律知識接力問答”等趣味形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法律知識。當志愿者扮演的“陌生人”試圖誘騙學生時,孩子們熟練運用課堂所學,或拒絕跟隨,或向“老師”求助,志愿者即時發放小獎品,強化正向行為。“我們希望通過游戲化學習,讓法律保護意識真正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志愿者領隊侯月強說。此外,志愿者們全程協助音響設備調試、秩序維護及物資發放,以細致服務保障活動流暢進行。
愛心單位暖心助力,傳遞社會關懷溫度
向日葵幼兒園與棗曹漁村作為愛心單位代表,為學生們準備了牛奶、面包等愛心物資。發放現場,志愿者與愛心單位工作人員親切叮囑學生“注意飲食安全”,并鼓勵他們“記住法律知識,保護好自己”。這份來自社會的溫暖饋贈,不僅是物質關懷,更傳遞了“特殊孩子同樣被珍視”的社會共識。縣殘聯理事長陳正表示,殘疾人事業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持續參與,此次愛心單位的行動正是“全民助殘”的生動寫照。
活動尾聲,縣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劉冰在總結中肯定了“法律課堂+情景實踐+愛心傳遞”的創新模式,強調將推廣“情景化普法”經驗,完善特殊群體未成年人保護聯席會議制度。據悉,縣志愿者協會與助殘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已計劃后續開展“法律進校園”系列活動,通過定期回訪、結對幫扶等方式,將保護網絡延伸至家庭與社區。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法律知識的傳遞,更是助殘社會工作與志愿服務協同發力的縮影。從專業社工的資源整合到志愿者的一線服務,從愛心單位的物資支持到司法力量的保駕護航,多方攜手為特殊未成年人編織了一張有溫度、有力度的保護網。正如活動現場學生們燦爛的笑容所示,當社會各界以耐心與愛心架起橋梁,每個特殊孩子都能在法治陽光下綻放獨特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