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簡稱BCI)是在人腦與外部設備之間建立直接信號通道的技術,能夠將腦電波等神經信號轉化為可執行的數字指令,用來控制計算機、外骨骼或其他智能終端設備。
2024年我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已達到32億元,較前一年增長18.8%。今年市場規模將突破38億元,預計到2027年將超過55億元,年均增長率保持在20%左右。
其中,技術發展與政策支持共同推動了市場擴張。以人工智能、神經生物學與傳感器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持續突破,為腦機接口的精準解碼和實時響應提供基礎。同時,我國多地接連發布行動方案,為產業化應用創造政策環境。
目前,醫療領域已率先受益。腦機接口在肢體運動障礙診療、精神疾病干預等領域成效顯著。例如,侵入式技術通過腦電信號控制機械臂或外骨骼,幫助患者恢復部分生活能力。非侵入式設備則用于癲癇預警、注意力監測等場景。消費與工業領域也在拓展,如教育領域的注意力反饋系統、工業場景的腦控機器人巡檢等。
同時,政策落地加速產業規范。國家藥監局立項修訂《采用腦機接口技術的醫療器械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腦電數據集質量要求與評價方法》行業標準,3月,國家醫保局發布試行《神經系統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為腦機接口置入、取出及適配等服務設定了價格項目。之后,北京、上海、四川等地也相繼推出行動方案,目標包括培育全球領先企業、推動手術案例突破等。
在技術與規范雙重支持下,我國腦機接口產業發展已駛入快車道。這一融合生命科學與信息技術的領域,或將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新陣地。
未來,科幻終將成為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