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氣溫上升
陽光下駕駛車輛
讓人特別容易困倦、疲乏
而疲勞駕駛
會讓駕駛人的判斷力下降、反應遲鈍
操作失誤增多
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一、認識疲勞駕駛:
不只是“犯困”那么簡單
駕駛疲勞,是指駕駛人由于睡眠不足、身體狀態疲乏或是在長時間連續行車后,產生生理機能和心理機能的失調,而在客觀上出現駕駛技能下降的現象。
01
法律定義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駕駛機動車不得有此行為:連續駕駛機動車超過4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于20分鐘。連續駕駛4小時未停車休息,就可以認定為疲勞駕駛。
02
危害等級
輕微疲勞:換擋遲緩、注意力分散;
中度疲勞:動作僵硬、忘記操作步驟;
重度疲勞:短時睡眠、車輛失控,易引發致命事故。
03
數據警示
高速公路上約20%-30%的事故由疲勞駕駛導致,午后14-16時、凌晨時段為高發期。
二、導致疲勞駕駛的因素有哪些?
1、睡眠不足
這是導致疲勞駕駛的常見原因之一,大腦和身體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會在駕駛過程中感到困倦、注意力不集中。
2、長時間駕駛
連續駕駛時間過長,身體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肌肉處于緊張狀態,血液循環不暢,大腦也會因長時間高度集中注意力而產生疲勞。
3、駕駛環境單調
在一些路況良好但景色單一的高速公路上,或者長時間在夜間行車,周圍環境缺乏變化,駕駛員的大腦容易產生懈怠,進而引發疲勞。
4、身體狀況不佳
駕駛員本身患有疾病,如感冒、發燒、高血壓等,或者處于過度勞累、饑餓等狀態,身體的機能下降,也會更容易在駕駛時感到疲勞。
5、氧氣因素
小汽車空間小、密封性好,經過一段時間行駛后,就很容易導致車內氧氣濃度下降,而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人體就會感到頭痛、嗜睡、呆滯、注意力無法集中。
三、如何預防疲勞駕駛?
01
合理安排休息時間
行車前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駕車時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姿勢,長時間行駛應注意停車休息,放松全身肌肉,預防疲勞駕駛。
02
注意勞逸結合
白天連續駕駛時長不要超過4小時,之后要停車休息至少20分鐘;若有夜間駕駛需求,連續駕駛時長不要超過2小時。
03
適當開窗透氣
冬季駕車時可以在風小的路段,稍微打開車窗一條縫隙,通風透氣的同時,也避免了冷空氣大量涌入車內。此外,還有效降低了車內外溫差,防止擋風玻璃起霧。
04
盡量避免夜間行車
夜間行車,光線條件差,加上生物鐘影響,容易使人精神犯困。盡量避免夜間行車。
交警提示
任何提神方法都無法替代休息!
若出現疲勞信號
立即停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