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有杏·湖上鄉集」開集啦!
當西湖的漣漪輕吻著岸邊的楊柳,一場跨越 1800 公里的美好邂逅在「書生有杏?湖上鄉集」悄然上演。
留壩風物翩然而至,在杭州的西子湖畔鋪展開一幅鮮活的秦嶺山水畫卷。
晨光熹微時,飛蔦集 X 空山九帖的主理人薛柳便已忙碌開來。
小心翼翼地拆開空運來的包裝袋,深褐色的香菇、琥珀色的棒棒蜜、帶著原木清香的西洋參,便順著竹編托盤在晨光中鋪展,
不一會兒,「秦嶺風物」的攤位便如魔法般呈現眼前,各種留壩特產整齊排列,散發獨特的山野魅力。
酒香、蜜香、菌香在空氣里織成無形的網,讓每個路過的人都忍不住駐足——
「留壩的菌菇燉湯最鮮了!」
「這瓶是留壩棒棒蜜,是村里的老人用古老的棒棒桶定點養殖的,口感層次很豐富。」
「香菇脆是今天的人氣王,不油不膩,滿口生香,連指尖都沾著山菌的鮮香。」
「'留壩味道'是咱本地的招牌,從山貨到文創都裝在禮盒里,帶回去送給朋友,打開就是一整個秦嶺四季~」
除了熱銷的菌菇和蜂蜜,西洋參、姬松茸、羊肚菌、銀耳、白玉耳等特產也各有風采。
西洋參切片后入口微甘,清涼回韻,仿佛帶著秦嶺高山的絲絲涼意;
姬松茸香氣獨特,口感脆嫩,被譽為 "蘑菇皇后",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慷慨饋贈;
羊肚菌生長在核桃樹下,那獨特的外形和珍貴的口感,讓游客們充滿了好奇;
銀耳潔白如雪,白玉耳晶瑩如玉,它們柔潤的質地和清新的口感,成為了人們追求健康生活的首選。
「大秦嶺的小日子」是種怎樣的體驗?
利用留壩優越的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遺產,隱居鄉里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和適合鄉村的特色業態,將這里逐步打造成一個具有屬地IP特點的原鄉產業集群。
這次,他們帶著秦嶺腳下溪水院落的生活哲思,把一份風土和煙火,帶到了西湖邊。
在攤位前,你既能邂逅香菇、棒棒蜜、西洋參等山野珍饈,也能偶遇剛踏過秦嶺山路、正重新定義生活的追光者 —— 那些帶著晨露的物產里,藏著溪水漫過鵝卵石的聲響,和老屋檐角漏下的斑駁日光。
作為留壩新村民,趙翠云扎根樓房溝村,在溪水畔經營著「河酒肆」。
這不是一家傳統意義上的酒館,她打破地域界限,將紹興的醇厚、房縣的清甜、漢中的凜冽融融合,匯集了南北具有代表性的黃酒,更兼釀米酒、泡果酒……
在她看來,秦嶺的風物從不止于手作的溫度 —— 當谷物在陶缸里蘇醒,當時光在酒壇中沉睡,這些承載著自然饋贈的酒液,終將成為串起理想與詩意的媒介,讓山村里的晨昏與星辰,都能在酒杯里中化作一個個有趣的故事。
「福蝶」是溪谷九渡民宿的主理人孟麗莎專門從店里寄來的七幀標本。
這些是管家們在秦嶺偶遇的「山中訪客」,經專業標本工藝處理后隨即封入亞克力相框。
透明框體映著水光與柳影,蝶翼上的斑斕與秦嶺的云霧、西湖的漣漪疊成一片——
4月18日至5月18日,限時一個月,坐標杭州「閱見西湖」,有快閃,也有慢閃,好事物不會稍縱即逝。
藝術文創、在地風物、手作溫度、紅酒微醺……3層空間,100+獨立品牌首度共聚,每周攤位不同,每周都有新故事。
錯過了首場鄉集也沒關系,第二期也在本周(4.25-4.30)如約而至,無需門票,自由入場!超多亮點,等你來探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