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時期,涌現了許多的戰斗英雄。他們在前線奮勇殺敵,創下豐功偉績,1951年,在朝鮮戰場上,發生了一件奇事,一個內蒙古新兵竟然一個人就活捉了63名美軍的俘虜。就連蘇聯的最高領導人斯大林都對這名新兵的事跡感到好奇。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周恩來總理接見了他,并親自贈予他一支步槍。在歷史上,這位神通廣大的新兵究竟是誰?他又是如何活捉63名俘虜的?通過今天的講解,相信大家會了解到一個精彩的歷史故事。
這位內蒙古戰士名叫劉光子,1921年,在內蒙古杭錦后旗召廟鄉團結村出生。劉光子小時候家庭非常貧窮,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態,他小的時候靠給地主家干活謀生。1946年,劉光子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參軍后,他先后參加了解放戰爭的多場重大戰役,立下汗馬功勞,當時在63軍擔任一個排長。1951年,朝鮮戰爭全面爆發,劉光子隨志愿軍前往支援,此時的劉光子已經是一名驍勇善戰的老兵了。
1951年,美國和“聯合國軍”為了利益最大化,公開越過“三八線”,試圖把戰爭引到平壤、元山。當時,“聯合國軍”一共有17個師,3個旅,1個團的力量,這些部隊人數加起來有34萬人。而我們的志愿軍,第二批入朝部隊完成補給之后,使得前線的戰斗力量大大增強,我方11個軍共計54萬人,在兵力上對聯合國軍產生了碾壓的趨勢。了解過雙方的軍事力量后,為了不讓“聯合國軍”的陰謀得逞,志愿軍總司令彭德懷聽從了毛主席和中央軍委的意見。開始對“聯合國軍”展開了攻擊,第五次戰役開始爆發。
1951年4月23日清晨,志愿軍第63軍第187師拿下了紺岳山,之后采取側后迂回,結合正面進攻的軍事方法,開始對英國軍隊的第29旅發起進攻。其中,英國軍隊29旅的格洛斯特營也參與其中。在這場戰爭中,561團負責主攻,561團團長讓第1營從左邊采取迂回策略,把敵人的后路斬斷,然后561團的主要力量從正面展開攻擊。在我方志愿軍的驍勇善戰下,561團最終占領了雪馬里以北的高地,把格洛斯特營里的1000多人包圍了起來。
在當時,格洛斯特營名聲在外,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了,它也是英國的王牌部隊。1810年,格洛斯特營開始創建,在英國和埃及的戰爭中,因為有重大的功績,英國女王賜予格洛斯特營為“皇家陸軍”的榮譽稱號。進入格洛斯特營的士兵,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精英人士,再加上這個營平時訓練極其嚴苛,因此這個格洛斯特營不僅是英國的王牌部隊,也是所有英軍的“精神支柱。”
當聽到格洛斯特營被包圍后,“聯合國軍”內部出現了巨大的騷動,他們惴惴不安。特別是英軍,他們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王牌部隊被志愿軍俘虜,這使得英軍的囂張氣焰大受打擊。頂著內部軍心動亂的壓力,剛被認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李奇微決定親自前往戰爭前線,然后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一定要營救出格洛斯特營的士兵們。
1951年4月24日,李奇微派出菲律賓營、美軍第65團,和南朝鮮軍去救援格洛斯特營。他們打算采取以坦克為主,飛機、炮火為輔的作戰方法,兵分三路朝雪馬里發起進攻,然后救出格洛斯特營的士兵。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志愿軍的反抗力量如此強大,最終“聯合國軍”只能落荒而逃。
4月25日,占據高地的561團的主攻力量們,決定對格洛斯特營發起總攻。盡管格洛斯特營的士兵們訓練有方,軍事設備先進,但在更強大的志愿軍面前,他們被打得落荒而逃。由于當地的特殊地形:山地多,地形很復雜,被打敗的格洛斯特營的士兵們四處逃竄,這些人的存在依然如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會對我軍產生威脅。
于是561團團長決定,分散團力量,把部隊分成幾個小組,分頭行動,一定要把這支“精銳部隊”徹底打敗。命令下來后,劉光子與另外兩個剛參軍不久的新兵組成了一組,去搜尋格洛斯特營。沒過多久,劉光子他們就在一處高地上,發現了格洛斯特營,對方差不多有100多人,正在慌忙地逃竄。此時,劉光子小組就僅有三個人,其中兩人還是沒有作戰經驗的新兵,敵我力量懸殊。而且他們小組與大部隊之間也有一段很長的距離,如果找大部隊請求支援,那么這些敵軍可能早就逃得無影無蹤了。劉光子心想,如果發起正面進攻,三個人對戰一百多個人,肯定是行不通的,不能白白犧牲性命。
于是,劉光子就抱著賭一把的心理,打算智取格洛斯特營。他先囑咐那兩個新兵躲在石頭后面,然后他自己首當其沖地沖下去。用自己隨身攜帶的蘇制PPS-43沖鋒槍,猛烈射擊。格洛斯特營里的英軍聽到聲響后,先愣住了一會,然后英軍猶如驚弓之鳥,亂成了一團。離英軍還有十米左右時,劉光子從身上掏出了手雷,扔在了一百多號人當中,瞬間英軍就倒下了大多數。趁著硝煙還沒散去,劉光子繼續往前跑,邊用沖鋒槍掃射,邊大喊:“一營向左,二營向右,給我沖。”
其實,一營二營并不存在,劉光子抓住了英軍此時慌張不安的心理,打算用并不存在的軍隊來擊敗英軍最后的心理防線。隱藏在山上的兩名新兵聽到劉光子說的話后,也十分配合,跟著劉光子一起喊叫,也用自己的沖鋒槍朝英軍掃射。一瞬間,英軍的耳邊都是槍聲。此時的英軍被打得昏頭昏腦,他們根本不知道包圍自己的有多少志愿軍。劉光子趁著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就用自己知道的為數不多的英語大聲喊道:“繳槍不殺。”使劉光子沒想到的是,英軍聽到他說的英語后,都乖乖地舉手投降了。
此時,劉光子心里很緊張,他在心里暗暗給自己鼓勁,強迫自己保持鎮定。冷靜下來后,劉光子朝天上打了一槍,然后讓英軍繳槍,排好隊。聽到槍聲,害怕的英軍們都手忙腳忙的排隊,等他們排好隊之后,才發現,根本沒有所謂的一營二營,只有劉光子一個志愿軍。看到這,有幾個英軍開始變得不老實了,他們企圖奪回槍支。但劉光子根本不給他們這個機會,沖鋒槍掃射過去,立馬就有幾個英軍倒地身亡。剩下的英軍看到這種情況后,也不敢有所行動了。之后,劉光子押著英國所謂的“王牌部隊”去其它地方與大部隊會合。幾十個英軍排著隊伍走在前方,劉光子則拿著沖鋒槍在后面跟著。
在路上時,又有幾個英軍試圖逃跑,劉光子看到這種情況后,馬上就扔出了一個手雷,想逃跑的英軍都被炸死了。劉光子用中文對剩下的英軍說“別跑,誰跑我就打死誰!”剩下的英軍雖然聽不懂劉光子說的話,但是看到那些倒下的英軍和手雷時,他們的心中想必已經理解了劉光子說的大概意思。后來,那兩個埋伏的新兵也前來接應劉光子,英軍看到劉光子的幫手來了,更不敢輕舉妄動了。只能聽從劉光子和兩個新兵的命令。在雪馬里戰役中,格洛斯特營這支有著百年歷史的英國王牌部隊就被561團殲滅了。
雪馬里戰爭結束后,561團清掃戰場時發現俘虜人數對不上,有63名英軍俘虜,不知道是被誰擒獲的。在軍中詢問士兵時,也無人前來認領。因為這不是一件小事,涉及到軍功的評定。所以,部隊領導圍繞著這63名俘虜展開了調查。劉光子平時為人比較低調,他把63名俘虜押送到軍營后,還沒有登記好自己俘虜的信息就獨自一人離開了。這件事劉光子并沒有放在心上,他只把這當作了一次普通的任務,所以事后他并沒有向領導邀功。
團里領導尋找時,生性老實的劉光子也沒有主動站出來承認,是他抓的這63名俘虜。最后,還是那兩名新兵為劉光子打抱不平,他們兩個偷偷的跑到團領導那里,告訴領導說,63名俘虜是他們的組長劉光子一人擒獲的。聽到這些以后,團領導們都大吃一驚,對劉光子單槍匹馬俘獲眾多的王牌部隊士兵,感到不可置信。團領導的反應很正常,畢竟任何人聽了這件事,都覺得難以想象。最終經過核查,證實了是劉光子一人俘虜的這63名英軍。后來,561團把劉光子的英勇行為上報到了志愿軍總部。
1951年,劉光子榮獲一等功,而且還被志愿軍總部授予“孤膽英雄”的稱號,1952年6月,劉光子又被朝鮮族最高人民委員會頒發“十級戰士勛章”,以此來感謝他為朝鮮戰爭所做的巨大貢獻。
1954年,蘇聯邀請劉光子來參加世界青年聯歡會活動。在蘇聯時,最高領導人斯大林接見了劉光子,斯大林還好奇地詢問劉光子,為何他一個人能俘獲這么多的士兵?劉光子謙虛的回答斯大林,他當時并沒有考慮太多,只是想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斯大林聽到劉光子的回答后,對劉光子贊不絕口。1960年,劉光子從朝鮮戰爭回到了祖國。毛主席和周總理親自接見了這位戰斗英雄,周總理還贈送劉光子一把半自動步槍。
朝鮮戰爭勝利以后,劉光子隨著部隊回到了中國,1958年,劉光子結束了他為期12年的軍隊生活,退伍后,他回到了他的家鄉內蒙古臨河,回到老家之后,劉光子并沒有閑下來,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繼續為老家的發展添磚加瓦。劉光子工作時,從來不喊累,也沒有因為自己的功績居功自傲。百姓遇到困難時,他都是第一個沖在前線。退伍后他也沒有向黨組織提出過任何要求。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一直影響著劉光子。多年以來,劉光子不忘初心,并且身體力行地實踐著。
在生活中,劉光子對家人的要求也十分嚴厲,退伍多年以來,劉光子一直以軍人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他的生活也十分樸素,抗美援朝時用過的瓷碗,后來又用了幾十年,還不舍得扔掉。受他的影響,劉光子的孩子們也都具有為人低調、吃苦耐勞、不鋪張浪費的優秀品質。1997年,76歲的戰斗英雄劉光子去世了。后來,在他去世兩周年時,他的豐功偉績被紀錄片記錄,并流傳了下來,還入選了《抗美援朝精彩戰例》。
雖然劉光子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萬古長青。感謝英雄劉光子和其他老兵的付出,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對老兵最好的紀念就是銘記歷史,珍惜和平,銘記戰斗英雄。讓我們向所有投身于保家衛國的戰斗英雄們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