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綜合自荔枝新聞、健康中國
近日,江蘇南京,35歲工程師黃先生因腹脹、腹痛到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 科看病,通過CT、胃鏡等檢查后,黃先生被確診為胃印戒細胞癌晚期。
據悉,由于工作性質,黃先生經常需要熬夜,工作壓力大,平時喜歡吃點燒烤喝喝小酒。
住院過程中,醫生陳璐了解到黃先生家族中有多人罹患胃癌 : “他的外婆、他的爸爸,還有他的一個姑媽,都患有胃癌,其中兩個親屬已經不在了。”
幾年前的體檢中,黃先生曾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但工作繁忙,當時他沒有重視。
最終發病屬于多重因素疊加,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基礎上,因為生活習慣加上一個家族史,所以導致了 印戒細胞癌的發生。
陳璐惋惜,黃先生就診時已經太晚,胃癌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在早期病人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
醫生提醒,幽門螺桿菌感染為胃癌發生的明確致病因素,體檢中查出陽性要引起重視,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更需根治幽門螺桿菌并定期進行腸胃鏡檢查。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能夠在胃部強酸環境中生存的螺旋形細菌。它的 “生命力” 堪稱頑強,通過獨特的螺旋結構,能鉆入胃黏膜層,躲避胃酸的 “攻擊”,在胃內 “安營扎寨”。
如何避免幽門螺桿菌感染“病從口入”?
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十分廣泛。它主要通過口口傳播和糞口傳播。專家建議,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有以下幾種措施:
1.飯前便后勤洗手,防止糞口傳播;
2.使用過的碗筷及時高溫消毒;
3.集體用餐時最好使用公筷或分餐。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要盡量保證自己與家人的餐具分開使用和嚴格消毒,直至完全治愈。
哪些人需要做胃癌早期篩查?
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是降低胃癌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
建議胃癌高危人群進行胃癌篩查。年齡≥45歲,且符合下列任一條件的,可以判定為胃癌的高危人群。
1.長期居住于胃癌高發區。
2.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
3.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后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病。
4.一級親屬有胃癌病史。
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長期攝入高鹽、腌制飲食、吸煙、過度飲酒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