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在北京開幕,展示新技術在警用裝備上的最新應用和警用技術裝備發展成就。本屆警博會為期4天,展區總面積6.4萬平方米,規模創歷史新高,共有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835家企業參展。展覽分“三館兩區”,分別為公安機關裝備館、國內企業館、國際企業館、裝備需求對接區和新產品新技術發布區。
記者探館:警察裝備都有哪些?
我們在機場、節假日景區經常會看到佩戴全套裝備的警察,有沒有對他們身上的裝備好奇過?警用裝備都包括什么?跟著記者到警博會現場去看看。
總臺央視記者 崔世杰:警察身上都有什么樣的裝備,你好奇嗎?今天我就給大家揭秘一下。我身后的這名警察身上的裝備可以說是警用裝備里面最全套的了,都有哪些裝備呢?我們來請專家給我們介紹一下。
警博會移民管理裝備展區講解民警 楊濤:這名警員總共攜帶了23類36件警用裝備。他穿著防護裝具,攜帶了警用裝置。從下往上是作戰靴、護膝、護肘、手套、護目鏡和防彈衣構成了整個的防護單元。
這把槍是便攜式反無裝置,是對無人機進行反制時所使用的一把警用裝備。
腰間這把像手槍一樣的是一把制暴器,是對犯罪嫌疑人實施制暴時所使用的警用裝備。
警博會移民管理裝備展區講解民警 楊濤:制暴器具有三種彈源的發射作用,是催力彈、約束繩和電機繩。
單警攜帶了催淚噴射器,里面有一種化學成分,會對嫌疑人的呼吸道、面部感官、面部器官造成灼傷。還有手套、警用水壺、單警的急救包以及對講機、強光手電和伸縮警棍等警用器材。
民警的正面是防彈衣和執法記錄儀,對整個執法活動進行記錄。
肩上的是肩燈,主要是進行威懾和震懾所使用。這名民警背后還增加了急救包,他攜帶的警用裝備就是這些,目前是比較全的裝備。
兩棲智能 自主巡邏機器狗亮相警博會
在警博會現場,智慧化無人裝備展區圍滿了觀眾。我們就來看看其中的兩棲智能機器人和自主巡邏機器狗。
總臺央視記者 崔世杰:機器狗實際上是需要人用手來對它進行操控的,我身邊的這條機器狗,它就有些與眾不同了,它可以完成自主巡邏,同時還能聽懂民警的語音和手勢指令。目前這條機器狗已經在深圳投入巡邏工作。
深圳市公安局龍華分局民警 鄧聰:這條狗與其他普通的機械狗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一個有“腦子”、非常聰明的狗。它能夠最大限度地替代民警進行巡邏,當有民警帶領的時候,它可以跟隨民警巡邏,并且民警可以用語音或者手勢的方式控制它。可以給它語音指令,比如前進、后退、轉身、趴下,它都可以聽從民警的指揮。當沒有民警在的時候,它可以自主巡邏。按照我們預先規劃好的路線,不間斷,甚至多狗之間可以進行協同巡邏。
民警介紹說,這款機器狗結合北斗導航系統,無論在戶外還是室內作業,都能實現厘米級定位及高精度軌跡跟蹤,在自助巡邏的同時還可以通過測繪構建孿生場景地圖。同時機器狗可以自主進行路徑智能規劃、算力動態調配,實現分區分時輪巡,定點定頻執行巡邏任務。
深圳市公安局龍華分局民警 鄧聰:機器狗按照我們事先規劃好的路徑,包括給它設置每一個必經的點位,機器狗就可以通過每一個點位進行巡邏,當前面有障礙物的時候,它可以避開障礙物,繼續完成它的巡邏工作。
總臺央視記者 崔世杰:這個像輪胎一樣的球形裝置是水陸兩棲機器人,它目前已經在我們的邊境地區服役了,它有什么樣的作用,我們來請工作人員給我們介紹一下。
警博會移民管理裝備展區講解民警 張嘉倩:這款機器人主要是用于水陸兩地的巡邏和管控任務的。
它里面內置了探測儀,還有攝像頭,還內置了水平儀,能夠快速自適應各種不同類型地形的巡邏任務。比如草原、湖泊、沼澤、洼地等等都可以快速巡邏,而且它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來進行偵查的任務,續航能達到十個小時的長時間續航。對比以前的機器狗來巡邏,它可以3到4倍的長時間巡航。它可以進行十五度到二十度的長時間爬坡,短期快速沖坡可以達到四十度的坡度。
據介紹,這種球形機器人源于水星著陸探測的需要,由我國企業的科研人員獨創了“球形結構+擺錘運動+高速滾動”的模式,從根本上解決了現有輪式和腿足式機器人的原生缺陷。目前已在民航機場、能源等領域中,被用于安全防范、巡查等日常業務的無人化替代。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