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4 日消息,騰訊給全體員工發(fā)了一封信,宣布要調整微信事業(yè)群(WXG)的組織架構。這次調整有個重磅變動,就是專門成立了電商產品部。
這次新成立的電商產品部,主要任務就是在微信里研究新的交易模式,加快搭建交易基礎設施,發(fā)展電商生態(tài),還要負責運營這些新模式。這個部門由原來微信開放平臺基礎部的負責人曾鳴帶頭。
(圖源:百度)
在京東和淘寶陸續(xù)上線外賣、開啟外賣大戰(zhàn)后,騰訊也要發(fā)力電商領域。難道是要下場,跟淘寶、京東分一杯羹嗎?
騰訊在電商領域的探索其實很早就開始了。早在 2005 年騰訊當時推出了一個叫拍拍網的電商平臺,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沖著淘寶去的,想在電商市場里分塊蛋糕嘗嘗。
但那時候的電商市場,阿里已經穩(wěn)穩(wěn)占據(jù)了領先位置,拍拍網折騰來折騰去,始終沒辦法突破阿里的封鎖,發(fā)展得很吃力。最后到了 2014 年,騰訊沒辦法,只好把拍拍網賣給了京東。
說到微信做電商,其實早有跡可循。2024 年 8 月,騰訊把視頻號小店升級成了微信小店,讓商品能在視頻號之外,像公眾號、小程序、搜一搜這些微信場景里流通。
到了年底,微信還推出了 “送禮物” 的藍包功能,琢磨著怎么讓商品信息在微信生態(tài)里有更多傳播可能。
就拿這個 “送禮物” 功能來說,有些微信用戶打開微信小店商品頁面,能看到個 “送給朋友” 的按鈕,買了禮物送給好友,對方收到的藍色禮盒比普通紅包還顯眼,點進去能看到禮物詳情,自己填收貨地址,既保護隱私又省了互相問地址的麻煩。
不過小雷覺得,這個功能用起來有點不方便,因為微信里沒有像抖音商城那樣集中找商品的入口,而且微信小店入駐的品牌和商品也不算多。
微信電商的成績單,2023 年視頻號銷售額過了 1000 億元,但對于當時坐擁超 13 億用戶(含海外版)的微信和騰訊來說,這個成績不算出色。對比之下,抖音電商成立兩年銷售額就突破 7500 億元了。
今年微信沒閑著,一直在想辦法激活交易生態(tài),又是鼓勵商家入駐微信小店,豐富商品種類,又在 3 月底宣布,視頻號櫥窗帶貨的達人能升級成 “微信小店帶貨者”。
小雷覺得,微信電商或許能從拼多多那里借鑒點經驗。想當年,拼多多靠社交裂變火得一塌糊涂,像拼團、砍價這些玩法,在微信里簡直太好用了。要是微信也能多開放些類似的功能,效果肯定不亞于拼多多。
(圖源:拼多多)
在騰訊公布 2025 年第一季度財報后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騰訊總裁劉熾平也聊到了電商產品部這事。
他解釋說,這次組織調整規(guī)模不大。微信電商團隊本來就在開放平臺部門慢慢成長,隨著業(yè)務越做越大,才獨立出來成立專門的部門。其實整個組織架構和管理團隊都沒換,還是原來的管理者負責,大家不用想得太復雜。
現(xiàn)在電商市場競爭很激烈,從現(xiàn)有情況看,已經是 “紅海” 了,能上網購物的人基本都在網購,各個品類好像都很難找到大機會。
不過往長遠看,未來進入人工智能時代,說不定會冒出全新的電商交易場景。微信手握 14.02 億(微信及 WeChat 合并月活躍賬戶數(shù))的龐大高頻用戶群體,要是能抓住這個機會,微信電商的發(fā)展還是挺值得期待的。
小雷認為,微信小店今后或許會拓展商城相關業(yè)務,無論是直播形式的商城,還是常規(guī)的貨架式商城都在考慮范圍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