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交通運輸局2025年4月監測報告顯示,全市31303輛合規網約車中,日均接單量不足10單的車輛占比達55%,其中36.1%的車輛日均訂單量處于0-5單區間,33%的車輛日均訂單量處于6-10單區間。
全職駕駛員平均每天工作13小時,扣除平臺抽成后日均營運流水僅200-280元,按此計算月凈收入約為3500-3700元,遠低于當地城鎮職工平均工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低效運營狀態已持續半年以上,2024年同期數據顯示該市日均11單及以上車輛占比尚有39.9%,到2025年4月已降至30.9%,表明市場惡化趨勢仍在延續。
深圳市場則從供給側暴露出更嚴峻的問題。該市公共交通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14.6萬輛租賃性質網約車中,6.1萬輛處于長期閑置狀態,閑置率高達41.8%。這種大規模運力閑置直接導致租賃公司經營危機,部分企業出現司機集體退租現象。
與海口情況形成呼應的是,深圳網約車日均訂單量僅為12.4單/車,扣除平臺抽成后司機日均流水約250元,而新能源車日均充電成本就達90元,實際凈收益空間極其有限。
更值得關注的是,深圳第三季度數據顯示日均接單不足10單的車輛占比相較上半年上升了20個百分點,惡化速度遠超預期。
兩地現象背后存在共性驅動因素。全國網約車駕駛員數量已突破3800萬,較2020年增長近5倍,但同期日均訂單量僅增長78%,供需增速嚴重失衡。
2024年實施的網約車新規要求新增車輛必須為新能源車且軸距不小于2650mm,合規成本上升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
技術沖擊也不容忽視,深圳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夜間訂單占比已達35%,每公里運營成本較人工駕駛低0.82元,這種替代效應將持續擠壓傳統司機生存空間。
海口市交通運輸和港航管理局連續發布投資風險提示,明確指出當地網約車市場"已處于飽和狀態",建議新入行者審慎評估經營風險。深圳市則開始探索運力動態調控機制,試圖通過市場手段緩解供需矛盾。
這些措施雖具警示作用,但行業根本性結構調整仍需更系統的解決方案,包括建立運力退出補償機制、推動多元化經營模式創新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