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胡群
5月15日,長江商學院在北京校區發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投資者情緒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是該學院第17次發布此類調查。報告基于2025年4月的問卷調查數據,結合A股上市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及其他國內外資本市場和宏觀數據,深入分析了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的情緒和預期。
調查結果顯示,投資者對A股的情緒在2024年7月后回暖回升。投資者對房地產的預期于2023年9月后有所回暖,目前整體仍然處于較為消極的情緒,但這一情緒在減弱。本次調查適逢美國加大對我國貿易戰力度期間,投資者認為貿易糾紛短期內會給我國帶來較大壓力,但長期而言,影響偏正面。投資者對我國在重要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有信心,認為會有更大增長。約54.4%的受訪者認為我國在人工智能方面世界領先,比2024年11月提高了14.7%個百分點;約55%的受訪者認為我國在新能源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比2021年4月提高了19.2個百分點。
A股情緒回暖,但仍面臨短期波動
自2021年年末以來,A股市場經歷了持續下跌。從2021年12月至2024年8月,上證綜指和深證綜指分別累計下跌21.9%和39%。在2024年7月的調查中,受訪者中認為A股會上漲的意見占比約47.5%,對A股的預期回報率約-4%,愿意投資股票的凈增加人數占比約-12.5%。
2024年9月,政府出臺了一系列超預期的金融政策,推動上證綜指和深證綜指在2024年8月至12月分別上漲17.9%和26.8%。2024年11月,受訪者情緒顯著提升,認為A股會上漲的意見占比提高到68.2%,比7月提高了20.7個百分點;對A股預期回報率約5.3%,比7月提高9.3個百分點;愿意投資股票的凈增加人數占比約11.3%,比7月提高24個百分點。
進入2025年,A股市場再次出現調整,截至2025年4月,上證綜指相比2024年年末下跌2.2%,深證綜指下跌2.1%。在2025年4月的調查中,受訪者情緒再次下調,約61.5% 的受訪者認為A股會上漲,比去年11月的調查結果下降了6.7個百分點;對A股的預期回報率約0.6%,比去年11月下降了4.7個百分點;愿意投資股票的凈增加人數占比約12.7%,比去年11月略提高1.4個百分點。這表明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信心雖有所回調,但整體仍保持樂觀。
經濟增長預期謹慎樂觀,消費與投資成關鍵驅動力
報告顯示,約33.2%的受訪者認為未來經濟增速能超過5%,這一比例較此前有所下降。從消費和投資的角度來看,2024年全國人均消費支出扣除CPI通脹后的增速為5.3%,政府總支出增速為2.6%,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扣除PPI后的增速約4.6%,根據2023年GDP支出法結構,三者加權平均增速約4.5%。2025年一季度,人均消費支出扣除CPI通脹后的同比增長5.3%,政府支出扣除CPI同比增長5.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扣除PPI同比增長5.7%,三者加權平均增速約5.3%。顯示出經濟復蘇的積極信號。
國際關系緊張加劇避險情緒,但長期影響偏樂觀
近年來,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一方面,房產是我國絕大多數家庭的主要財富來源,房地產市場的持續走低會讓居民的財富效應縮水。更重要的下行壓力則來自我國所面臨的國際環境。
2025年4月,美國加大對我國的貿易戰力度,投資者對國際關系的關注度顯著上升。約63.6%的受訪者認為中美關系是影響投資的大事件,56.8%的受訪者認為中國與其他西方國家的關系很重要。在貿易關系破裂的假設下,58.8%的受訪者認為短期內會對我國帶來較大壓力。
這種壓力促使投資者加大對避險資產的配置。2025年4月,愿意投資黃金的凈增加人數占比約16.3%,比2018年10月提高17個百分點,愿意投資債券的凈增加人數占比約16.8%,比2018年10月提高17.2個百分點。
長江商學院會計與金融學教授、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劉勁指出,2018年貴金屬市場,尤其是黃金,呈現出較為波動的態勢,交易量低迷,基本處于零附近徘徊。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全球避險情緒日益濃厚,投資者對貴金屬的投資需求逐漸上升。債券市場與貴金屬市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即在經濟不確定性增加時,投資者傾向于將資金投入債券以尋求避險。目前,債券投資的凈增加人數已達到百分之十幾。然而,債券與貴金屬的市場趨勢存在差異。
劉勁進一步分析指出,黃金價格走勢與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密切相關。當全球局勢由相對穩定轉向波動增加時,不僅中國投資者,全球各國投資者都會尋求避險,從而推高黃金的投資需求。此外,當前全球金融體系的底層資產為美元,而黃金是其潛在替代品。隨著全球格局由單極世界向多極世界轉變,美元作為唯一底層資產的地位可能受到挑戰,黃金有望成為新的底層資產,這也是黃金價格走強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其他貴金屬,如鉑金,盡管其稀有程度遠高于黃金,且歷史上價格曾大幅高于黃金,但近年來價格漲幅有限。這主要是因為鉑金的投資需求主要受工業和首飾業應用驅動,與避險需求關聯度較低。因此,鉑金價格表現明顯弱于黃金,反映了當前全球避險情緒主導的市場環境。
報告顯示,投資者對我國在重要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充滿信心。約54.4%的受訪者認為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世界領先,比2024年11月提高了14.7個百分點;55%的受訪者認為我國在新能源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比2021年4月提高了19.2個百分點。
此外,投資者對民營經濟的關注度持續上升。約44.5%的受訪者認為民營經濟的地位對未來投資決策很重要,比2020年12月提高了9.5個百分點。在對如何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的問題上,74%的受訪者認為應加強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65.9%的受訪者認為應賦予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同等的政治經濟地位。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胡群
金融市場研究院院長 主要關注銀行、消費金融領域市場動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