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還在討論孟加拉國民間對殲-10CE的渴望時,13日又傳來了,孟加拉國計劃同時采購紅旗-17AE、FK-3防空系統的傳聞。這份和塞爾維亞一模一樣的選擇,放在這個紅旗-9BE、紅旗-16FE表現卓越的時間點,顯得別有意義。而事實上,外界這段時間確實忽視了,國產防空系統取得的成績和未來前景。
▲有一說一,紅旗-22顏值其實不低
殲-10CE和霹靂-15E的戰績過于震撼,印度戰斗機的殘骸也鐵證如山,吸引大量目光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相比之下,紅旗-9BE和紅旗-16FE就有點看不見摸不著的感覺,連戰果也遮遮掩掩。而一個很有趣的情況是,算上巴基斯坦,“梟龍”和殲-10CE目前一共只有三個用戶,而國產中遠程防空系統的買家,則分布在北非、歐洲、中亞、東南亞等區域,總計近二十個國家。這倒不是說國產防空系統性能比戰斗機更好,而是帶有防御性質的地空導彈銷售限制更少。
▲“梟龍”銷售數量還是沒起來
還是以塞爾維亞為例,這個歐洲國家在三年前收到FK-3和紅旗-17AE時,雖然引發歐洲震動,但這份驚訝更多的是集中在運-20A身上。哪怕塞爾維亞宣布FK-3形成戰斗力,在紅旗-17AE的配合組成防空網絡后,周圍國家和德法也沒有太大反應。要是塞爾維亞當初選擇訂購殲-10CE和霹靂-15E,那等到交貨、形成戰斗力時,勢必就要面對周圍國家開啟軍演,德法醞釀制裁的艱難局面——先進戰斗機的進攻上限很高,哪怕不算政治意義,本身就很容易引發局勢緊張。
▲塞爾維亞裝備的FK-3
孟加拉國這幾年經濟發展尚可,每年約50億美元的軍費,也能負擔得起采購殲-10CE的花銷,但FK-3和紅旗-17AE確實更適合孟加拉國的需求。殲-10CE如果沒有配套的預警機和作戰系統,并長期進行針對性訓練,是達不到這輪印巴空戰的水平的,而這些額外開銷,對孟加拉國來說就有點吃力了。相比之下,FK-3作為紅旗-22外貿型號,價格相當便宜,操作也比較簡單。孟加拉國作為一個軍事壓力并不大,國防資源也不算寬裕的國家,先下手FK-3穩住基本盤很正常。
▲紅旗-17作為近程防空系統水平確實不俗
事實上,這種情況其實在泰國身上已經發生了——“泰國看上殲-10”的消息,不知道傳了多少年,但現在也沒有落地的意思。而泰國空軍采購FK-3、泰國海軍裝備KS-1C(紅旗-12外貿版),卻已經有很長時間。甚至巴基斯坦引進FD-2000(紅旗-9A出口版)的時間點,也比殲-10CE要早好幾年。在中亞,除了烏茲別克斯坦據說相中了殲-10CE外,其他國家至今還維持著俄制戰斗機機隊。而幾個中亞國家裝備的中國防空系統型號之豐富,令人目瞪口呆。
▲烏茲別克斯坦裝備的中國防空單位
在這輪印巴空戰結束后,一個新情況是,紅旗-9BE和紅旗-16FE的戰斗力,得到了充分檢驗,這為國產防空系統出口,提供了更強勢的選項——那些有志于打造高端防空網絡的買家,選擇的自然是紅旗-9BE。而本身資源有限,又想要比FK-3更先進的型號,紅旗-16FE就是很不錯的選擇。這款脫胎于紅旗-16中程防空導彈的裝備,最大射程已經飆升到150千米,達到早期遠程防空系統水平。
▲紅旗-16也算是站起來了
當然,防空系統的優勢,是建立在短期考量的情況下。一旦將視線拉長到以十年為單位,那么殲-10CE、殲-35E等戰斗機的價值,將絲毫不遜色,甚至往往會并肩作戰,就像美國F-35A/F-16與“愛國者”的關系一樣。從這一點來說,巴基斯坦其實是當之無愧,第一個吃螃蟹的買家,在冒著一定風險的同時,實際上獲得了最大收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